欢迎光临陕西省佛教协会
学术论文
主页 > 佛学院 > 学术论文 > 详情 
道喜:学习玄奘精神,提升自身素质
发布时间:2015-12-24 11:09  |  来源:
  |  
阅读量:
 

学习玄奘精神,提升自身素质
 
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延安安塞县弘法禅寺住持  道 喜
 
    内容提要:佛教界学习玄奘精神,是一件既利教又利国的事情。玄奘精神是丰富的,我们尤其需要学习玄奘法师的核心精神,以提升自身的内在素质。玄奘精神的核心也是根本,繁茂的枝叶源于根本的强壮,根本的虚弱无法生出繁茂的枝叶,只有从根本精神的学习中才能收获广大成果,自身素质的提升也是从根本精神的学习中实现的。坚持佛教本位和专注重点工作,是玄奘核心精神的内容,具体表现在他不被世俗名利所动,和一切行动服务于学经、取经、译经。佛教界要提升自身内在素质,就特别需要向玄奘核心精神学习,要坚持佛教本位,巩固信仰和坚守戒律,避免价值观的世俗化,和通过重视学习经典来从根本上培养一切善根。
 
    一、玄奘法师和玄奘精神

  玄奘法师(约600~664),俗姓陈,名袆,河南偃师人。十三岁出家,在国内四处拜师学习经论,由于汉译佛典因翻译相互有出入,故造成的理论不能相互佐证,所以远赴印度求经。在印度的求学交流中,因学识出众,名震印度。回国后专务译经,直到圆寂。

  玄奘法师是佛教著名译经法师,翻译经典总计75部1335卷,翻译质量最高,翻译数量最大,并培养了一批优秀弟子。对中国佛教来说,这是玄奘法师的核心贡献,玄奘法师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极为崇高。
  玄奘法师的取经之旅,把亚洲共同文化——佛教文化传播推向了高峰,他是中印文明交融最优秀的使者,其在世界范围的影响至今不绝。玄奘法师一生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内涵是高尚和丰富的,玄奘法师一生所做出的事业成就是伟大和多元的,玄奘法师不但在佛教界拥有不朽的声誉,在社会各界也拥有不朽的声誉,他被称为印度历史的光明,也被称为中国的民族脊梁,这些都是已知的事实。虽然学经、取经、译经是玄奘法师的中心目的,但连带产生的社会价值却是影响更大的,例如奉唐太宗之命所著《大唐西域记》,就对印度历史研究极其重要。印度历史学家阿里说“如果没有玄奘法师、法显等人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英国历史学家史密斯说“无论怎么样夸大玄奘法师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中世纪印度的历史漆黑一片,他是惟一的亮光。”

  玄奘法师回国后一直住在西安地区,他回国的主要工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这是陕西佛教的荣耀,是值得陕西佛教界珍惜的特别精神财富,陕西佛教界应该更认真地学习玄奘精神,使玄奘精神得以继承和光大。

  现在已有的关于玄奘精神的说法有很多,比如好学、勤奋、谦虚、勇敢、宽容、博大(把<<道德经>>翻译成梵文)、为法忘躯、淡泊名利、不怕牺牲、无我利他、热爱祖国、忠诚信仰、追求真理等等。这些都是常见的评语。本文从僧人的角度,重点说明玄奘的核心精神,以为玄奘的核心精神对于当今佛教具有教诫意义和作用。
 
    二、玄奘核心精神
 
  对于玄奘精神,不同的人会有不同角度的定位,这里主要从僧人角度谈些理解。玄奘精神的内容丰富多样,玄奘法师在各个方面都很卓越。但对玄奘法师本身来说,很多派生价值并不是他所考虑的,他的核心目标很单一 就是怎么把佛教的经典学习好、弘扬好。由于他的全面素质都很高,所以在求学、取经、译经整个过程中都创造了极大的成就,虽然由此派生的其它成绩很多,影响很大,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一生行为的主线是围绕着学习、求取、翻译经典展开的,而这其中蕴含的主要精神才是所有玄奘精神的核心。

  任何事业都应该立足于自身的根本,这样才能造就广泛持久和多样的社会价值。因此,对于出家佛教徒来说,全部的玄奘精神都应当学习,但是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尤其值得学习。关于玄奘精神的核心,这里主要强调两点内容,即坚持佛教本位和专注重点工作。

  第一、坚持佛教本位。

  所谓坚持佛教本位,是指遵守僧人本分,做僧人应做的事情。它具体体现在信仰、戒律、学教、弘法等多个方面。

  坚持佛教本位,是僧人的本分,是自然的要求,并不是过分和多余的。僧人应以佛教的戒律为原则;以佛教的理念为立场,以佛教的追求为目标。这种佛教本位的要求是佛教自身生存和弘扬的更本需求。根据佛教的基本理念,僧人应当专志于佛法事业,全心全意地去学习经典理论和弘扬佛法教义。而不应当顾此失彼。更不能思想中心偏离到佛教以外。在玄奘法师的精神中,就坚持了这样的佛教本位。具体表现在他绝不被世俗名利所动,坚守出家人本份。

    其例证就是,玄奘法师两次拒绝了太宗还俗辅政的邀请,第一次是归国后初见太宗,太宗发觉玄奘法师是个人才,就提出邀请。而玄奘法师以“少践缁门,伏膺佛道,玄宗是习,孔教未闻。今遣从俗,无异乘流之舟使弃水而就陆,不唯无功,亦徒令腐败也。愿得毕身行道,以报国恩,即玄奘之幸甚。” 等言恳辞获准。

    第二次是贞观二十二年,太宗旧事重提,正式请玄奘法师还俗辅政,并带有逼迫的味道。玄奘法师又以“玄奘庸陋,何足以预之。至于守戒缁门,阐扬遗法,此其愿也。” 等言恳辞获准。若以玄奘法师的才智来论,出任宰相是绰绰有余的,对一般人而言,还俗不一定有多大利益,而玄奘法师面对的情况则不同,他面对的是开明皇帝的高度赏识,并且在太宗带有逼迫还俗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内心的笃定是需要坚固的本位意识支撑的。玄奘法师不畏强权威逼,坚定个人信仰,坚守僧人本位,这是他在取经过程中面对各种困难所培养出来的坚定。是值得学习和赞叹的。更是当今佛教学习的榜样,和效仿的楷模。

  第二、专注重点工作。

  玄奘精神的根本,在于玄奘法师所追求的高尚目标-----对佛典的学习和弘传。佛法是佛教的灵魂,经典是佛法的载体,佛法的无尽智慧吸引着玄奘法师不懈地学习。在不懈学习过程中催生了伟大的成绩。世人赞叹玄奘法师伟大精神的时候,主要关注在玄奘精神的外在表现和影响,不自觉地忽略了玄奘法师追求的核心目的---学习弘传佛教正法。非佛教界人士对于学习弘传佛教正法的意义缺乏了解是正常的,但佛教界不应当丧失传播佛教正法的重要性和使命感。

  玄奘法师专注的重点工作,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在前期,玄奘法师在中国以四处求学为主,当汉译典籍无法解决佛法疑难问题时,他走向了向印度取经之路。在中期,玄奘法师到达到印度,依旧如饥似渴地求学,学成之后不忘使命,带着梵文经典返回中国。在后期,玄奘法师全力以赴专心于译经事业,直到体力不支。三个时期的内容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即学习和弘扬佛法。具体表现为学经、取经、译经的行动,这是玄奘法师精神的核心。

  佛教本身有无数的事情可做,玄奘法师回国后可以在很多方面做出优秀成绩,但他坚定不移地专注于一个目标上,即使面临再大的困境也不曾改变,这就是他认定的重点工作——中国佛教理论体系的基础保障——经典的系统翻译。为此重点工作尽力排除所有干扰,一切行动服务于译经事业。

    例如,玄奘法师多次向皇帝请求到远离京城的山寺去译经,就是因为京城人事烦扰太多,难以专心译经,但未获得批准。再有,高宗曾令玄奘法师担任慈恩寺上座的职务,玄奘法师又以“所获经论,奉敕翻译……玄奘昔冒危途,久婴痾疹,驽蹇力弊,恐不卒业,孤负国恩。” 为由恳辞,也未能获得批准。这些都是玄奘法师一心专注于重点工作的表现。
 
    三、提升自身素质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人的自身素质是本,外在成就是末。只有人的内在素质强大了,外在成就才能优秀。没有真正内在素质的强大,就不能做到外在事业的优秀。所以提升自身素质关系到佛教生存的命脉,是教内永不能秉弃的追求。

  今天的佛教,虽然在很多方面有了较快发展,但佛教界面临的问题依然不少。一个常提到的问题就是信仰道风问题,也就是能否坚持佛教本位的意识问题,这是一个很基础的问题,如果连佛教本位都不能坚守的话,就谈不上什么自身素质了。此外,还有赵朴初会长说的人才缺乏问题依然存在,二十多年以来,不论是寺院教育还是在佛学院教育,都有很大的成绩,但还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因为还没有出现像玄奘法师一样全面优秀的人才。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要把功夫用在根本问题上。玄奘精神的根本处就是坚守佛教本位、专注重点工作。因此,学习玄奘精神,就要坚守僧人的本分,加强对经典的学习,这是提升自身素质的立足点和源泉,也是当今佛教发展的迫切需求。

  第一、要坚守僧人本分。

  提升自身内在素质,需要向玄奘精神学习。僧人应当坚定信仰,避免信仰淡化,坚持戒律,以戒为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杜绝世俗化倾向。培养本位意识,增长信念严肃戒律。注重人格,树立品格。

    信、解、行、证是修行佛道必须的基本步骤,信是学佛的最基础环节。如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 有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是义者即是信。若人心中有信清净,是人能入佛法,若无信是人不能入佛法。”

    戒、定、慧是学佛必须修持的基本学业,戒是定与慧的基础和资粮。如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 又云“一切功德助道之行,举要言之,以戒为本,持戒为始。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疥野干身,何况当得功德之身?大王当知!以戒净故,不断佛种,成等正觉;不断法种,分别法性;不断僧种,修无为道。以持净戒相续不断故,功德无尽。”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佛教存在断层,佛教僧团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僧人数量有限,僧人的进入门槛限制不高,僧人素质良莠不齐,因此导致僧团中一部分人的信仰淡化、本位意识遗失,在名闻利养面前有所动心,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对此我们应勤加反省,深刻反思,加强教育引导,端正价值观,回归本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二、要加强经典学习。

  现在佛教界要学习玄奘精神,不再需要重复前人取经译经的工作。而需要去做也能够做到的,让我们好好学习现成的经典。如果对前辈九死一生求取和翻译的佛典,不能做到好好地去学习,也就谈不上对玄奘精神的学习。

  经云“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学习经典,是提升佛教徒自身素质的根源所在。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弘法上,我们都应当强化以经典为中心。佛法由是佛陀建立,是对众生进行内心地改造和教育。经典是佛法的承载,只有通过对经典的学习才能掌握佛法真意。佛法经典不同于其他知识体系,并非学一遍或几遍就能够彻底明了的,必须经过长期重复地学习,才能逐渐地深入究竟。如果忽略了对经典的学习,那么不但不能获得对佛法的正确把握还可能会产生方向性的迷失。在对经典学习过程中,佛法本身的神圣性、超越性和现实性就能深刻的领会到。因此,要想提升自身素质,必须认识到学习经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前的社会状况,已经不同古代。古代人识字率低,经典数量少,学习经典存在客观困难,但今天的情况相反,本来应当特别加强对经典的学习,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好,所以我们应当把日常重点工作放在加强经典学习上。需要从自身做起,共同进步。
 
    结语
 
  中、印是两个文明古国也是两个和平大国。佛教是两国文化交流的主要纽带,在文化交流中大有文章可做,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玄奘法师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创造的功绩,是我们的榜样。历史的荣耀属于先辈,今天我们更要创造辉煌。当前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精神,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延伸和拓展,它将促进我国与亚洲、欧洲和非洲等不同文明之间的互信互通互融互利,促进世界向和平繁荣方向发展。 

   我们佛教徒在这方面可以做的事情很多,而在日常生活当中更需要加强来做的,是好好学习玄奘法师的核心精神,只有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在中外友好交流发挥真正的作用,从而促进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广,为我国及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刘博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陕西省佛教协会”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陕西省佛教协会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陕西省佛教协会”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陕西省佛教协会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扫二微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