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省佛教协会
访谈
主页 > 人物 > 访谈 > 详情 
王作安:祖庭是汉传佛教增进法谊的重要纽带
发布时间:2016-12-16 10:50  |  来源:
  |  
阅读量:
 
 
在“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王作安
2016年11月18日
 

王作安:祖庭是汉传佛教增进法谊的重要纽带(图1)

 
       2016年11月18日,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隆重开幕。此次研讨会由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主办、陕西省组委会承办、北京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协办,以“祖德流芳 共续胜缘”为主题,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代表、知名学者两百多人与会。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王作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以下为致辞原文:
 
       今天,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法师、学者齐聚古都西安,以“祖德流芳,共续胜缘”为主题,尊崇祖师精神,弘扬祖庭文化,借鉴历史经验,推动交流合作。这是一件佛门盛事,意义深远。我谨代表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向出席研讨会的国内外嘉宾朋友致以诚挚的欢迎!
 
       这次研讨会的承办地陕西省,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佛教文化中心。汉传佛教八大宗派,其中六大宗派的祖庭都在这里,并由此向东亚国家乃至世界其他国家传播。研讨会在这里举办,可谓千载一时,因缘殊胜。
 
       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在与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实现了创造性发展,形成了以宗派为脉络、祖师传承为支撑、祖庭为载体的中国汉传佛教。至隋唐时期,八宗并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思想体系和修学实践,呈现出佛教中国化的恢弘气象。祖庭作为各宗派的发祥地,祖师大德修行弘法、传灯续慧的道场,承载着汉传佛教的思想源流、修行法门和文化内核,是汉传佛教散枝开叶、根深叶茂的活水源头。宗派、祖师与祖庭,共同塑造了中国汉传佛教的品格,成为汉传佛教的鲜明特色。
 
      汉传佛教的祖庭传承方式,深刻影响了世界佛教的发展和格局。各宗派传播到朝鲜半岛、日本后,奠定了当地佛教发展的基础。东渡扶桑的鉴真和尚、隐元法师,分别开辟了日本律宗和黄檗宗。日本入唐求法的最澄和尚、空海大师和入宋求法的荣西、道元法师,归国后各自创立天台宗、真言宗、临济宗、曹洞宗等。在朝鲜半岛,元晓、义湘大师弘传华严宗,圆测、太贤大师弘传法相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宗派也得以流布。此后国师大觉义天入宋求法,归国后创立天台宗。智讷法师所创的曹溪宗禅法,汲取临济禅思想,以曹溪宗的名义弘扬,成为当代韩国佛教最大宗派。唐宋时期,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在越南流行,在当地形成新的派系。中国汉传佛教还随着华人华侨传播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近代以来,欧美等国也纷纷建立道场,弘传佛法,给当地文化增加了新鲜血液。祖庭文化也随着汉传佛教的传播走向世界。
 
      佛法流传之路也是文化传播之途,祖师求法的脚印开出了绚丽多姿的文化之花。千年祖庭文化和历代祖师精神,深刻影响了中国、韩国、日本以及越南等国家的文学、绘画、雕塑、建筑、茶道等文化艺术,成为这些国家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鉴真东渡不仅给日本带去了佛法,也带去了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中国文化艺术。入唐求法的空海大师长于草书、善为汉诗,著有《篆隶字书》等,堪称文化瑰宝。日本茶祖荣西和尚从大宋携回茶种,传播茶道,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入唐宋求法的朝鲜僧人,在弘法的同时,从中国带回农业、建筑、天文、历法等知识,对本国科学技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思想领域,天台的一念三千,华严的圆融无碍、禅宗的明心见性等,深刻影响了东方的哲学思想;祖师大德们为法忘躯的高远追求、博大智慧的人格魅力,也融入到东亚各国人民的精神血脉之中。
 
       祖庭文化是连结各国人民传统友谊的重要纽带。“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这一佳句传诵千年,至今回响不绝。高丽国师大觉义天在杭州慧因寺净源法师处传华严宗法脉,此后高丽王朝多次到慧因寺迎请高僧舍利、建庙供养,慧因寺也因此被称为高丽寺,成为中韩两国友好的历史见证。鉴真和尚被日本人民誉为“天平之甍”,1980年日本将鉴真塑像送来中国供故乡人民瞻仰,邓小平先生称之为“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盛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日本、韩国佛教界人士和佛弟子纷纷踏上朝拜祖庭的寻根之旅,并为恢复和修缮祖庭提供了许多帮助。尤其值得铭记的是,在中韩日三国佛教界共同努力下,1995年成立了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建立了三国佛教“黄金纽带”,为促进三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天,我们在一起探讨祖庭文化,不是要“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而是要本着守护法脉、继承传统的精神,追寻祖德足迹,光大祖庭文化,立足当代,契理契机,推动当代佛教事业健康发展,振兴世界佛教学术研究,增进各国佛教徒之间的法谊,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贡献心力。
 
       祖庭是汉传佛教发展的根基,也是研究佛教历史的宝库。希望佛教界和佛学研究者重视祖庭文化研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共同挖掘祖庭文化在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历史价值,探求祖庭文化的精神内涵,梳理祖庭发展的历史脉络,汲取其中有益的现代启示。当代佛教要发展,不能忘记过去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华严经》说:“三世一切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重视祖庭文化研究,其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此。
 
       祖庭是汉传佛教增进法谊的重要纽带。祖庭不仅仅是祖德师大德著述立说、修行实践和弘法传教的重要基地,也是佛教传播的辐射中心。历史上祖德先贤精进戒行、为法忘躯的精神,至今仍然是激励佛门弟子弘法利生的重要动力。我们支持中国佛教界通过开展祖庭保护、朝圣之旅、纪念祖师大德、缔结友好寺院,互派学僧修学等活动,加强大陆与台湾、内地与港澳佛教界的联系,加强亚洲国家乃至世界其他国家佛教界的联系,增进同门法谊,促进交流互鉴,从佛理研究、修学实践、服务社会等多个层面推动当代佛教的健康发展。
 
       祖德流芳,再续光华。从祖庭出发,祖德先贤们在梯山渡海、求法弘法的过程中,撒下了和平的种子,生生不息。希望各国佛教界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珍惜、维护和发展这份宝贵的法谊,发挥佛教祖庭在联系各国佛教界方面的纽带作用,共同搭建祖庭文化交流平台,共同倡导佛教的和平、和谐、和合理念,推动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为维护亚洲的稳定、促进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努力推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愿景。

 
 
 
 
编辑:刘博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陕西省佛教协会”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陕西省佛教协会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陕西省佛教协会”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陕西省佛教协会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扫二微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