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省佛教协会
要闻
主页 > 资讯 > 要闻 > 详情 
崇俭戒奢 匡正教风——宽旭法师谈崇俭戒奢
发布时间:2022-07-29 12:00  |  来源:网络
  |  
阅读量:

崇俭戒奢  匡正教风

在中国佛教协会崇俭戒奢的观念与传统研讨会上的发言
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  宽旭法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推进各领域节约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去年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支持引导宗教界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全面从严治教。全国性各宗教团体应时发声、共同倡议,崇俭戒奢意义重大,在宗教界开展崇俭戒奢教育活动,是我国宗教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厉行勤俭节约的具体行动,完全正确、非常及时、十分必要。

崇俭戒奢  匡正教风——宽旭法师谈崇俭戒奢(图1)
 
  崇俭戒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佛教的优良传统和戒律要求。佛典云:持财以俭,持众以信;持安以不憍,持力以不奢。佛陀在世时,为劝诫弟子精勤修行,僧侣所穿衣服名为粪扫衣,又作衲衣、百衲衣,是捡取俗人丢弃或散落在垃圾场及墓地等处的破衣碎衣,经过洗涤、缝制而成的僧衣。佛陀就是要通过崇俭戒奢的方法,来破除行者的无明、我慢,培植福德,为成佛种下因缘、积累资粮。
 
  佛教丛林中,斋供用食时要“食存五观”,是一种修行、修德、修身的法门:计功多少,量彼来处。意即面对供养,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并思量粒米维艰,来处不易;忖己德行,全缺应供:意即藉着受食来反省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受得起如此供养;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意即谨防心念,远离过失,对所受的食物,味美不起贪念,味淡不起痴心与瞋心;正事良药,为疗形枯:意即将所受的食物,当作疗养身心饥渴的良药;为成道业,故受此食。意即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饥饿,体衰多病,难成道业;如果贪多,也容易产生各种疾病,所以必须饮食适量才能资身修道。因此,丛林下有“五观常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之语。

崇俭戒奢  匡正教风——宽旭法师谈崇俭戒奢(图2)
 
  《遗教经》云:“受诸饮食,当如服药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百丈禅师一生躬亲耕食,从不懈怠一日,不妄食一餐。印光大师每饭后,必“以舌舐碗,至极净为止”,复以开水注入碗中,涤荡其余汁,即以之漱口,旋即咽下,惟恐轻弃残余之饭粒。虚云老和尚常言:修慧必须明理,修福莫如惜福。
 
  崇俭戒奢,爱物惜福,本是生活的美德,但现代社会物质丰裕,许多人已习惯奢侈浪费,饮食无节制,或任意糟蹋丢弃,暴殄天物,不知惜福。这些不良现象也侵蚀到佛教界,影响到教风建设和如法传承。在佛教界开展崇俭戒奢教育活动,最根本的是,教职人员必须坚定秉持佛陀“以戒为师”的教诫,勤修“戒、定、慧”三学,熄灭“贪、嗔、痴”三毒。同时引导广大信众皈依“佛、法、僧”三宝,净化“身、口、意”三业,稳固树立对于三宝的正知、正见、正信。
 
  当下,寺院僧众多谨遵佛制、结夏安居,在结夏圆满之期,怕迷己不自见过,仰凭清众垂慈诲示。即先自我检讨身、口、意三业,次请僧众举示对自己修行过程中,在见、闻、疑三事上,是否有所犯?令于大众中自我反省、接受僧众的检举,以发露忏悔、改过自新、回复清净,名僧自恣法。这说明了发露忏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佛教的教规。
 
  以上足以说明,在佛教界开展崇俭戒奢教育活动,有教规的支撑、有佛典的依据、有优良的传统、有当机的创新,所以意义重大,须引起足够重视。全国性各宗教团体《关于崇俭戒奢的共同倡议》发出后,我会立即会同陕西省各全省性宗教团体召开了“全省宗教界崇俭戒奢教育活动动员会”,陕西省佛教协会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对全省佛教界开展崇俭戒奢教育活动作出安排部署,同时向全省佛教界发出倡议,号召全省佛教四众弟子如响之应声,悉发惜福之愿、践行知足之心、反对求奢之行、普扇节俭之风。崇俭戒奢教育活动如一场场浇灌信仰、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宗教修为、助力佛教健康传承的及时雨,正在陕西佛教界展开。
 
  6月28日,在陕西省佛教协会举办的陕西省第九届佛教讲经交流会上,讲经法师们也将崇俭戒奢教育活动从佛教教理教义、勤俭节约传统等各方面进行了解读阐发,为引导全省佛教界将崇俭戒奢相关内容融入讲经说法中进行了示范。
 
  7月11日,省佛教协会与法门寺和法门寺佛学院联合举办“净一长老圆寂二十周年追思赞颂法会”,相关法师、居士就省佛教协会原会长、法门寺净一长老生前爱国爱教、弘法利生,特别是老和尚崇俭戒奢、惜缘惜福、勤俭办教的嘉言善行进行了宣讲,使全院师生深受教育。
 
  在我会崇俭戒奢倡议书发出后,全省佛教界积极响应,宝鸡市、咸阳市、榆林市、汉中市佛教协会等团体,大兴善寺、法门寺、福圣寺等丛林和法门寺佛学院分别召开座谈动员会或举办培训班,展开了崇俭戒奢主题教育活动,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有关会议、文件精神,与会人员深入交流学习体会,其它团体和场所也以不同形式进行了崇俭戒奢教育活动的动员部署。
 
  7月14日,陕西省佛教协会召开八届五次会长(扩大)会议,全面部署全省佛教界崇俭戒奢教育活动。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习了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第十九次会议精神;宣读了全国性各宗教团体联合发出的《关于崇俭戒奢的共同倡议》和《陕西省佛教界崇俭戒奢倡议书》;与会人员围绕开展崇俭戒奢教育活动,结合自身修学和工作实际进行了交流发言;研究通过了《陕西省佛教界崇俭戒奢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从总体原则、工作目标、组织领导、工作步骤、工作要求等方面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
 
  陕西省佛教协会八届五次会长(扩大)会议成立了省佛教协会崇俭戒奢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编发了崇俭戒奢教育活动学习资料汇编。会议要求,全省佛教界要认真学习践行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勤俭节约的内容,挖掘弘扬佛教崇俭戒奢、尚俭寡欲的教义教理,并作出符合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大力弘扬佛教教职人员遵规守法、爱国爱教优良传统,发挥好佛教界代表人士引领作用,引导佛教界自觉服务大局,团结广大信教群众,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做出积极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刘博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陕西省佛教协会”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陕西省佛教协会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陕西省佛教协会”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陕西省佛教协会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扫二微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