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省佛教协会
学术论文
主页 > 佛学院 > 学术论文 > 详情 
宽池:玄奘法师西行求法的精神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5-12-23 15:26  |  来源:
  |  
阅读量:
 
 
玄奘法师西行求法的精神及意义

陕西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长安兴教寺方丈  宽池
 
       玄奘法师,历史上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西行求法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回国后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了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历史上的玄奘法师,是一个躬行实践、求知务实、严谨治学的高僧。他是世界上杰出的佛学家、宗教活动家、探险家、翻译家,他的西行求法,是人类求索知识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他以卓越的努力,在中外文化的交流史上树立了一个丰碑。

    通过玄奘法师的西行求法,我们可以学习到四个方面的精神,并且玄奘精神包含了两重意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发扬的宝贵财富。

    一、玄奘法师的四个精神

    (一)追求真理的精神

    玄奘法师少时因为家境困难,跟着他二兄长捷法师住在洛阳净土寺,学习佛经,十一岁就熟习《法华》、《维摩》。十三岁时洛阳度僧,破格入选。其后听景法师讲《涅槃》,从严法师学《摄论》,升座复述,分析详尽,博得大众的钦佩。隋炀帝大业末年,兵乱饥荒,玄奘和他的二兄前往长安后,得知当时名僧已多聚在蜀地,因又同往成都。在那里听宝暹讲《摄论》、道基讲《杂心》、惠振讲《八犍度论》。三、五年间,究通诸部,声誉大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玄奘在成都受具足戒。武德七年(624)离开成都,沿江东下参学。先到了荆州天皇寺。讲《摄论》、《杂心》,淮海一带的名僧闻风来聚。六十高龄的大德智琰也对他执礼甚恭。讲毕以后,继往赵州从道深学《成实》,又到扬州听惠休讲《杂心》、《摄论》。贞观元年(627),玄奘再到长安,从道岳、法常、僧辩、玄会诸师钻研《俱舍》、《摄论》、《涅槃》,他很快就穷尽各家学说,受到称赞,声誉满京师。

    尽管当时玄奘法师已经名满京邑,但是他并不以此为足,为了追求真理,他四处参学的过程中,深感各家之说隐显有异,不知如何取舍,为了“一睹明法了义真文”,以求得佛教真理,所以发愿西行,到印度去深入学习,以释众疑。虽未得唐太宗批准,仍偷渡出境,冒险寻求真理。玄奘法师西行,历经50余国,向各国佛教学者学习大小乘经典,还有因明、声明乃至婆罗门教典籍。在那烂陀寺依止戒贤法师学习《瑜伽师地论》、《中论》、《百论》等,被选为深通三藏的十德之一。法师通达内外、大小、空有教义。

    没有追求真理的精神,一个人是很难克服重重困难,取得如此成就的。

    (二)淡泊名利的精神

    纵观玄奘法师一生,,不仅对世间的名闻利养、高位重权毫无兴趣,对自己在佛教界的无上荣誉也是淡然处之,不以为重。

    玄奘法师在西行之前,在国内已经声名鹊起,得到大家的尊重。但是他为了追求真理,对这些成就、名利地位丝毫不介怀,毅然西行。在求法途中,因为学识渊博,善说法要,美名传遍西域,所经之地。各国国王热情接待,尤其是高昌王千方百计加以挽留,并许以国师之位,全国包括国王也要恭敬礼拜,从他受学。对于这样的荣誉和地位,一心追求真理的玄奘法师依然不为所动。

    在在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通过于小乘、中观学者以及外道的多次辩论,玄奘法师所向无敌,声誉日隆,收到当时戒日王的特别礼遇,尤其是曲女城大会上,玄奘为五印度十八过的沙门、婆罗门和外道开示大乘微妙之理,名满印度,如日中天,大乘弟子称之为“大乘天”,小乘弟子称之为“解脱天”。所以在听闻诸部甚深法义,解决修学疑惑后,他谢绝了各国国王的珍宝供养和殷勤挽留,带着设立、佛像、法宝返回中土。

    玄奘法师载誉归来,唐太宗屡次劝他还俗,辅佐政务。玄奘法师志不在此,屡次推辞。因为深得皇家赏识,可他对于丰厚的供养总是随得随散。或营造塔像,或布施穷苦,充分体现了一个出家人不为物役,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

    (三)为法忘躯的精神

    为了追求真理,玄奘法师从未顾及自身安危,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在他心目中,求法是身为佛子的使命所在,正如他所说的:“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岂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会当继之”。

    求法西行到玉门关第四烽至野马泉途中,渺无人烟,玄奘法师迷路了,有不小心将水囊打翻了,无奈之下只得重返第四烽,回转十多里后,他又想到:“我先发愿,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今何故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思及此,毅然掉头西进。因为他已经确认,真理才是人生最重要的。所以为求法付出生命,他也在所不惜。

    经过种种艰苦卓绝的危难,途径西域高昌国时,高昌王对玄奘法师礼敬有加,执意挽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见不能奏效,甚而加以威胁,若不留下,即便遣送归国。为表明自己西行求法的决心和志向,玄奘法师毅然绝食,水米不沾,三天后,终于使高昌王为之动容,并相约求法归来后在高昌国弘法三年。

    求法归来,为了使带回来的经论在中土得到弘扬,玄奘法师又投入到翻译经典的浩大工程中,不顾年事已高,不顾因西行途中恶劣天气和环境而落下的病根,不辞劳苦的日夜翻译。每日三更睡,五更起,并定好进度,如因故耽误,当晚必然补上。如此种种,充分体现了玄奘法师为法忘躯的精神。

    (四)热爱故国的精神

    虽然学有所成的玄奘享尽了印度人民对他的赞颂和尊敬!曲女城大会使玄奘在印度享有极高的声誉。可是玄奘在功成名就之后,却格外惦记着祖国佛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离国越久,念家越切。虽然戒日主和各国国王、广大的僧俗人民再三挽留他;虽然鸠摩罗国王甚至表示只要他肯留下来,要为他建立一百所专院,但他还是坚决谢绝了诸国王和法侣们的苦苦挽留。贞观十七年(643年)春天,西游十七年的玄奘辞别了戒日王和天竺的朋友们,满载着印度人民的友谊、荣誉和六百五十七卷佛经,启程回国了。

    贞观十九年(645年)春正月,玄奘经西域回到唐都长安,向太宗详细介绍了在西域和五印度的见闻,包括自雪岭以西直达印度境内的几十个国家的物产、风俗、历史、佛迹等多方面的情况。这些情况都是往昔张骞、班超所未闻见,《史记》、《汉书》没有记载的珍贵资料,引起了唐太宗极大的兴趣。要求玄奘将在西域至印度各国的亲身见闻情况著成一书,供有关人员学习、参考。玄奘把亲自到过的一百十个国家和听到过的二十八个国家的所见所闻记载下来,成为重要的历史和地理著作《大唐西域记》,备载唐代西北边境至印度的疆域、山川、物产、风俗、政事和大量佛教故事和史迹,成为后人研究西域和印度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民族关系等问题的珍贵文献。还把印度的天文、历算、医学、因明乃至制石蜜技术等介绍传入到中国,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二、玄奘精神的两大意义

    (一)文化传承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释道三家为主要源流的。其中,儒家文化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础,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包括从个人生活到走入社会,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的种种原则。而佛教文化的核心思想,涉及到轮回和解脱,认为生命是无尽的延续,今生只是一个片段。人生最大的意义,是通过认识轮回走向解脱。所以佛教文化不仅关心现实利益,同时也关心未来乃至究竟的利益。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到广泛推崇并迅速传播。尤其是轮回和心性的理论,可是说是填补了中国哲学的空白。从儒家角度来说,对现实以外的问题避而不谈,所谓“未知生,焉知死”。但是认识不到轮回人生是没有长度的。如果缺少对心性的认识,生命是没有深度的。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文化传承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文化传承决定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玄奘法师十三岁出家时,就立下“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志向。从远的来说要继承如来的家业,使佛陀和历代祖师传承的正法久住世间;从近的来说,要以实际行动求法、弘法,令佛法发扬光大广利群生。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先后学习经部、大众部、正量部、萨婆多部等各种经论,广学多闻,从不空过。归来后全身心致力于佛经翻译。除了翻译出众多唯识学典籍并成立唯识宗外,重要的经论还有《大般若经》六百卷、《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等,共计一千多卷,成为汉传佛教乃至中华文化的珍贵宝藏。

    这样一种文化传承,对中国佛教建设,乃至中国文化、世界文明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二)精神追求的意义

    玄奘法师的一生,始终贯穿着无上的精神追求。因为有对生命终极问题思考的精神需求,所以他才能不懈的追求真理,因为他有坚定的精神信念,所以才能为法忘躯,因为他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所以他才能淡泊名利,人生的精神追求,大致可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文学艺术等精神食粮的需求;二是对心灵和精神自由的需求;三是对高尚人格和生命品质的需求。从佛教角度来说,这三点又有特定的内涵。首先,是对佛法真理的需求;其次是对解脱自在的需求;第三是对佛菩萨生命品质的需求。

    这些精神追求,也是玄奘法师西行求法的动力所在,佛法不是抽象的玄谈,不是形而上的哲学,而是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大智慧,当年佛陀就是因为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求,才出家修行,最终证得菩提找到答案的。
    要实现这一精神追求,佛教有专门的修行方法。玄奘法师之所以要到印度求法,主要是为了得到《瑜伽师地论》的传承。后来他在那烂陀寺听讲此论三遍,并在回国后将之翻译为中文,成为后人实现终极精神追求的重要修行指南。玄奘西行,同样是基于对生命的终极问题思考和探究的精神追求。不是为了让自己博学,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要解决心中的疑惑,进而解决大众的疑惑。正是对生命真谛的孜孜以求,才使他如此不畏艰辛,甚至舍弃生命也在所不惜。因为这是最高尚的精神追求。

    人没有精神追求时,很容易把物质追求最大化,物欲的极度膨胀,会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以及种种社会问题。所以今天的社会,特别需要正向的精神引导。玄奘法师正是精神追求的典范,他以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向我们诠释了精神追求的意义所在。

    三、玄奘精神的现实意义

    很难想象,如果不是如玄奘法师这样的大德们舍身求法,当佛教在印度消失以后,人类将失去多少精神宝藏,多少智慧光芒。我们今天来学习玄奘法师,不仅仅在于了解他的历史贡献,还要通过这他的这些经历,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以及这些精神对我们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如本文所述,玄奘法师西行求法的壮举,包含了四个方面的精神内涵,并且也具有两重特殊意义。这些精神以及意义,对我们的现实意义有三个方面。其一,激发我们见贤思齐,志存高远;其二,提醒我们饮水思源,知恩感恩;其三,唤醒我们为圣教、为众生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

    玄奘精神在这个信仰缺失,怀疑一切,暴戾狂躁,娱乐至死等一些列社会问题泛滥的时代,无疑是一剂良药。
 
 
       参考资料:

       1、玄奘 .大唐西域记 :万卷出版公司 ,2009   

       2、慧立,彦悰著,道宣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华书局 2000

       3、玄奘生平 .腾讯新闻网[引用日期2013-12-3]

       4、济群法师  《玄奘的精神》  戒幢佛学研究所 资料
 
 
 
 
编辑:刘博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陕西省佛教协会”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陕西省佛教协会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陕西省佛教协会”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陕西省佛教协会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扫二微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