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省佛教协会
学术论文
主页 > 佛学院 > 学术论文 > 详情 
本慧:论玄奘精神的内涵及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5-12-24 11:02  |  来源:
  |  
阅读量:
 
 
论玄奘精神的内涵及当代意义

陕西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渭南大觉寺住持  本慧

 
    摘要:玄奘是中国佛教一面重要旗帜,他坚定的信仰,不畏艰辛的品质,对于真理的执着追求,爱国爱教的情怀和遵守法制的理念形成了重要的玄奘精神。对玄奘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有重要现实意义,能促进中国佛教的再次辉煌,并能为实现中国梦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玄奘、精神、法治、中国梦
 
    去年,习近平主席在“历史性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历尽磨难,体现的是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今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又在玄奘法师担任第一代住持的西安大慈恩寺接待印度共和国的总理莫迪先生,玄奘法师在印度游历求学的经历是这次接待的重要契机。这是中国主席第一次在宗教场所接待他国领导人,意义非凡!兹值玄奘法师逝世1450周年,在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法制化建设全面开展、“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正式实施、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稳步实现的今天,陕西省宗教事务局、陕西省佛教协会和西北大学联合举办研讨会,邀请各界专家专题研讨玄奘精神,不仅有纪念意义,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人不揣愚陋,管窥蠡测,试述玄奘精神的内涵及当代意义,请教于方家。

    一、玄奘精神的主要内涵

    1、远大的志向及坚定的性格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说玄奘法师“幼而珪璋特达,聪悟不群”,“爱古尚贤,非雅正之籍不观,非圣哲之风不习,不交童幼之党,无涉阛愦之门。”赞叹年幼时的玄奘法师并不象一般孩子那样喜欢热闹,思想肤浅,而是志向远大,天赋异禀。该书还记载玄奘法师“年八岁,父坐于几侧口授《孝经》,至‘曾子避席’忽整襟而起。问其故?对曰:‘曾子闻师命避席,今奉慈训,岂宜安坐?’”虽然这是件小事,但却反映出玄奘法师从小就具有效学先贤的自觉和超出年龄的颖悟智慧。这件事在当时被广泛流传,人们纷纷向玄奘法师的父亲表示祝贺,说:“此公之杨马也!”都判断他将来必然会成为象杨、马(西汉时的著名文学家杨修和司马相如)一样有修养和成就的大人物。

    有志不在年高,玄奘法师得度出家的过程就是这句话的最佳写照。法师十三岁的时候,朝庭允可剃度二十七个僧人,一开始他并不在许可的范围当中,这使他惆怅之极,徘徊于公门之外,主持此次许可命令的大臣郑善果“见而奇之”。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详细记录了这次著名的问答,“又问:‘求度耶?’答:‘然,但以习近业微,不蒙比预。’又问‘出家意何所为?’答:‘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继承释迦牟尼佛的使命,发扬光大他遗留下来的教法!这是足以令人振聋发聩的回答,从一个十三岁少年口中说出来,就更加殊为难得,听得郑善果不禁频频点头,“深嘉其志”,并认为这个少年“风骨难得”,因此特批他出家。

    这种“风骨难得”也体现在他无比坚定的性格上面,对认准了的事情,他是不会动摇决心的。就连他的二哥长捷法师那样见闻常识俱佳的人,在一些事情上也往往还是以他为主,听他的吩咐。当他们避难成都,学遍那里的佛法后,又想再回长安寻访高人。他的二哥在经历长期颠沛流离的日子后,好不容易在成都获得了安定的生活,因此坚决反对再回长安,可是法师性格坚定,不为所动,终于私自和商人结伴乘船东下,一路过荆州,再向北走到相州(汤阴县),再转到赵州,然后才入长安大觉寺。

    2、求真的精神及不屈的品格

    出家后的玄奘法师终于得偿所愿,如鱼得水般遨游于佛法的海洋当中,汲取智慧的营养,跟景法师学《涅槃经》,跟严法师学《摄大乘论》,跟深法师学《成实论》,跟岳法师学《俱舍论》,又跟道基学《阿毗昙论》,接着在道振处学习《发智论》。常常“执卷伏膺,遂忘寝食”,对于所学,“一闻将尽,再览之后,无复所遗”,“升座复述,抑扬剖畅,备尽师宗,美闻芳声从兹发矣。”他“究通诸部”,钻研经典总有独到的见解。这一时期的玄奘法师,博闻强识,已经逐渐显露一代宗师的锋芒,“学徒侧目,誉满京都”,连当时长安最为著名、声驰海外、从学如云的常、辩两位佛学权威,都称赞他为“释门千里驹”。

    在游学当中,玄奘发现“圣典虽来,圆宗尚缺”,“虽沾梗概,不能委具。”一是当时的弘法法师们,“各擅宗派”,讲授佛法时各按其理,并不能够圆融贯通。二是“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之适从。”这两个现象又使他意识到两点,一是“经有不周”,当时传入中国的佛经不够完整,佛法没有被完整介绍到中国。二是“义有所缺”,在经典的翻译上,辞不达意处一定很多。因想,佛教是从印度传来,要解决这些疑问,求得正确理解,不到印度取经研究,便难达到目的。再想到以前的智严、法显等西行求法的先贤们,“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利导群生”,更加感叹“岂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会当继之。”于是下定决心“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以释众疑。”

    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唐僧在西行途中遇到危难的时候,总有一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来替他披荆斩棘,排除困难,可是玄奘法师的身边并没有一个这样得力的助手,他面对的困难是现实而严峻的。其一是“有诏不许”,边关阻挡。而他的态度是“无贪性命,不殚艰危”,“纵使切割此身如微尘,终不相引。”在凉州佛教领袖慧威法师的帮助下逃离了都督李大亮追捕;在王祥等人的帮助下涉险过“五峰”。其二是贼寇相逼。例如胡人石磐陀的暗杀;又在恒河遭遇贼寇劫持,幸得天神暗护,“黑风四起,折树飞沙,河流涌浪,船舫漂覆”,而使“贼徒大骇”,才摄受贼寇,免除一死。其三是路途险远,困难重重。“践流沙之浩浩,陟雪岭之巍巍,铁门峻险之途,热海波涛之路”,行程五万余里,用时十七年,经历了大小一百三十多个国家,过五烽,躲暗箭;困沙漠,失饮水;攀冰山,失其道;妖火惊风,千难万险,九死一生。

    这样多这样严峻的困难,也无法动摇玄奘法师西行的决心,他发誓:“宁可西就而死,岂归而东生!”他以不屈的性格,为法忘躯的精神,不畏艰辛的作风,在备历艰险之后,终于来到了他朝思暮盼的佛国印度。在菩提伽耶的大菩提树下,亲睹佛陀成道之处,他内心情感河流彻底决堤,“悲欣交集”,“五体投地”,“悲泪盈目”,“远近辐凑数千人,观者无不呜噎。”

    3、忠贞的信仰及无上的成就

    在整个西行的过程中,备经各种复杂困难的局面,但都没有动摇过玄奘法师对于佛法的信仰。一路上,有的国王对他尊重有加,愿意提供丰厚的供养,希望他放弃继续西行,留在他们的国家修行。这些都被法师婉言谢绝了。高昌国王甚至愿意分出半个国家给他,玄奘法师解释说:“玄奘来者,为乎大法,今逢为障,只可骨被王留,识神未必留也!”于是以绝食来表明心迹。

    过屈支(龟兹)国时,国王请他进宫,给予丰盛的供养,食物中有三净肉,法师不受,解释说:“此渐教所开,而玄奘所学者大乘,不尔也。”

    西行途中,玄奘多次宣誓:“此行不求财利,无冀名誉,但为无上道心,正法来耳。” “此行不为供养而来,所悲本国法益未周,经教少阙,怀疑蕴惑,启访莫从,以是毕命西方请未闻之旨。”

    回国谒见太宗,太宗看他“词论典雅,风节贞峻,非惟不愧古人,亦乃出之更远”,“察法师堪公辅之寄,因劝罢道,助秉俗务。”玄奘以“少践缁门,伏膺佛道,玄宗是习,孔教未闻。今遣从俗,无异乘流之舟使弃水而就陆,不唯无功,亦徒令腐败也。愿得毕身行道,以报国恩,玄奘之幸甚”的理由拒绝了太宗的要求。太宗并不放弃,还是常常“逼劝归俗,致之左右,共谋朝政”。如贞观十九年、二十二年,太宗两次劝令玄奘还俗,但法师不改初衷,上疏陈明再三,表示“守戒缁门,阐扬遗法,此其愿也。”高宗李治上台以后,也多次提出令玄奘弃缁还俗的要求。

    为了摆脱唐初统治者的控制,玄奘提出回家乡少林寺翻译佛经,并上言:“西域所得梵本六百余部,一言未译。今知此嵩山之南少室山北有少林寺,远离廓落,泉石清闲,是后魏孝文皇帝所造,即菩提留支三藏翻译经处。玄奘望为国就彼翻译,伏听敕言。”高宗显庆二年( 公元657年) ,玄奘再次提出“望乞骸骨,毕命山林,礼诵经行,以答提奖。”玄奘法师的这些请求虽然均遭到拒绝,但是玄奘作为一个佛教高僧纯正的信仰和脱俗的精神境界却毕显无遗。

    纵观玄奘一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主要为:
 
    ①,收获极高的声誉。玄奘游学印度,取得的成就折服外道和教内同学,“诸众欢喜,为法师竞立美名,大乘众号曰摩诃耶那提婆,此云大乘天;小乘众号曰木叉提婆,此云解脱天。”范文澜《唐代佛教》中说:“玄奘战胜五天竺佛学者,取得无上荣誉,标志着中国佛学已经超越天竺。”

    玄奘在辩论中折服最著名的顺世外道,使他不得不承认“我今负矣,任依先约(即“斩头相谢”)。”但是法师宽容地说:我们佛教不杀生命,你就作我的侍者,听我教化吧。有印度学者这样评价玄奘的宽容精神:“如果说征服者通过战争征服,给许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灾难的话,那么,和平的使者不顾个人安危得失,远涉千山万水,传播和平的声音。中国著名的佛教徒玄奘就是这样一位和平的使者,他是中印文化交流的象征。”
玄奘被后世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世界和平的使者,真是当之无愧!

    ②,编写丰富的著作。有《大唐西域记》12卷。系玄奘奉唐太宗敕命而著,贞观二十年(646)成书。记述了玄奘十七年间所亲历110个及得之传闻的28个城邦、地区、国家之概况,有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为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南亚诸国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和中西交通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佛教史学、佛教遗迹的重要文献。著《成唯识论》,以唯识宗创始人之一世亲的《唯识三十颂》为主线,揉合印度十大论师的诠释编译而成,最能体现法相唯识学派的基本思想。著《会宗论》三千颂,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批判外道的错误学说。著《三身论》,详释法、报、化三身。

    ③,促进中印文化的交流。应印度童子王之请,把《老子》译为梵文。他带回中国的有佛经657部,佛像、舍利子无数。

    ④,翻译巨量的佛经。玄奘共翻译包括《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经是“截伪续真,开兹后学”的伟大事业,他译经总字数达1300余万,占整个唐代译经总量的一半以上,又为中国历史上鸠摩罗什、真谛、不空三位翻译家译经总量的一倍多。除了数量优势外,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他的译经质量上,有这样的评价“玄奘的翻译,不以严格追摹原文为能事,而是依义理传达和行文的需要,对原文加以变异增删,其中尤以删裁最多见。”“玄奘的译笔不仅充分而准确地反映了原经的宗旨,经过更动(主要是删略)后的译文更有敏捷精当,一气呵成之势。”

    ⑤,开新译的先河。玄奘的翻译原则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在这个原则基础上,他更归纳出了“五不翻”。“五不翻”对后世的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吕徽《中国佛学源流略讲》认为:“……公正的说,印度的佛学从汉末传来中国,直到唐初的几百年间,真正能够传译印度学说的本来面目的,还是要算唐玄奘这一家。”

    4,爱国的情怀及尊法的态度

    首先玄奘法师西行的动机,就是爱国的。他曾陈述“所悲本国法益未周,经教少阙,怀疑蕴惑,启访莫从,以是毕命西方,请未闻之旨”,是为着“截伪续真,开兹后学”的目的而去印度取经的。当初他虽然是偷渡出境的,然而他仍然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爱国者,他的爱国情怀,他对祖国的思念,体现在他整个十七年的旅途当中。
当他由长安向西进发的时候,一路见到的大好的河山和丝绸路上往来商队的频繁,都令玄奘对自己祖国的强大和繁荣激动不已,也使他倍增爱国的豪情,也更加坚定了他西行求法意志,决心取经成功后,一定要完成当初“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初衷。

    他的爱国情怀也体现在他对祖国的思念当中。到了异国他乡,每当在他乡听到了那种熟悉的乡音的时候,总是有一种喜出望外的心情。甚至在异国他乡看到了自己祖国出产的东西的时候,也会钩起的对祖国的无限怀念之情。

    他的爱国还体现在他努力维护祖国的形象的时候。他准备回国的时候,印度的朋友为了挽留他,贬低中国“轻人贱法,诸佛所以不生。志狭垢深,圣贤由兹弗往。气寒土险,焉足念哉?”这番话使玄奘受到莫大的侮辱,激起了强烈的爱国热情,他义正辞严地抗议道:我的祖国“衣冠济济,法度可遵。君圣臣忠,父慈子孝。贵仁贵义,尚齿尚贤”,是个伟大的、可爱的、文明的国家!慷慨激昂话语,使满腔的爱国热忱跃然纸上。

    在来回的路上,还有其它的一些国王要求玄奘法师不要回到中国去了,到他们的国家去弘扬佛法,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始终怀有对祖国的一种眷恋之情,所以最终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完成了修道报国的志愿。

    在玄奘法师的一生中,贯穿了遵守法制的理念,尤其出境和回国的时候,令人印象最为深刻。西行之初,玄奘“再三表奏,但诚愿微浅,不蒙允许。”这是因为当时“ 国政尚新,疆场未远,禁约百姓不许出蕃。”虽然他最后仍然“私往天竺”,但他知道自己做了违背法律的事情,因此心中是常怀惭愧不安。在他准备回国的时候,在于阗给太宗写了一封奏表,承认自己“冒越宪章,私往天竺”的错误。并说自己西行一路也做了“宣皇风之德泽,发殊俗之钦思”的工作,希望能够“早谒轩陛”。及当面见太宗的时候,玄奘再次表示“专擅之罪,唯深惭惧。”他并将自己能够历经艰难取经的功绩的归功于强大的祖国,说“既赖天威,故得往还无难”,言辞当中充满了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的感激之情。

    二、玄奘精神的当代意义

    玄奘法师是历史上最爱国的留学生之一,他是僧人的楷模,爱国爱教的伟大表率!鲁迅先生称赞他是“民族的脊梁”,梁启超说他是“千古一完人”,唐太宗更尊他为“法门领袖”。观察当代社会和佛教发展现状,玄奘精神对我们具有意味深长的启迪意义。

    1,应该继承和发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充分认识爱国才能爱教,爱教必须爱国的道理。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抵御敌对势力对佛教的渗透,打击利用佛教的犯罪。在政策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谨守规矩,不得干预政治,努力维护国家秩序。

    2,承担责任,不辜负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佛教寺院既是信仰的精神家园,也是涵育道德的庄严场所,要充分发挥场所的作用,树立和加强道德影响力。佛教僧人要做信徒的道德表率,教育和引导信众提高个人修养。要有担当精神,团结和带领广大教信教群众,努力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服务。

    3,坚定我们的信仰,宣传好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把佛教的信仰圆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大力开展慈善救济工作,积极推进文化交流事业,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均衡发展。

    三、结论

    玄奘精神是佛教给中国贡献的重要精神财富,她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可贵精神品质,也完全可以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相圆融。继承和发扬玄奘精神,对当代僧徒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重振中国佛教事业的辉煌,还能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的中国梦做出重要贡献!
 
 
2015年11月18日   
 
 
 
 
编辑:刘博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陕西省佛教协会”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陕西省佛教协会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陕西省佛教协会”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陕西省佛教协会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扫二微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