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省佛教协会
学术论文
主页 > 佛学院 > 学术论文 > 详情 
“闻所成慧”之研究——以汉译《瑜伽师地论》为核心
发布时间:2022-01-15 14:17  |  来源:
  |  
阅读量:
 
 
“闻所成慧”之研究——以汉译《瑜伽师地论》为核心(图1)
法门寺佛学院女众部教务部主任   释传愔

内容提要:佛陀彻见实相,应众生之根机而施设诸法,所开显的一切法门,皆为令有情趋向菩提解脱。佛法的修学虽因所依经论或宗派的不同有所殊异,但其进程都可用闻、思、修三个阶段来归纳。多闻是为成慧,依“慧学”所生之正见破诸迷惑,其间的抉择考量尤其重要。通过正闻熏习所获之智慧观照事理,对治种种现行烦恼,从而正修、正证。
  无倒解了五明处的名句文身,由所获之闻慧,如理的去除习气、明了法义,然后才能渐步地通过修行去除烦恼、趋入圣道。“闻所成慧”作为三慧之因,属唯识修道五位之始的资粮位,其对于修学的重要意义不容小觑。《瑜伽师地论》以境、行、果为理论框架概括了修学的阶次,故本文以汉译版《瑜伽师地论》为核心,首先对“闻所成慧”的内涵进行梳理和归纳,明确闻的界限、慧的指向及闻如何成慧?其次对《瑜伽师地论》中关于“闻所成慧”的安立、作用等进行论述,通过闻慧的学习和修行两个方面,明晰闻慧的学修次第,对其有正确的认知;最后明确闻慧如何在日常中实践,阐明其对修道的意义。
  修学不应止步于闻慧,自足所获。依如理的闻慧获得正见后,当进修思慧、修慧,依三慧助道修行断除疑惑、趋向真实,将所学的法义落到实处。若只依文解义,则无法彻证佛法;若仅闻而无思修,则于道难成。故而当依闻起思、由思渐修,如此方能不被恶行及烦恼所倾动,以“闻所成慧”为伴行,次第修行求得菩提道果,最终达成圆满解脱。
  “闻所成慧”由最初之增长慧根、慧力最终指向无分别慧,通过正闻熏习修持闻慧的过程正是在不断的增长抉择力,而修行的前提是对佛法有正确的认知和抉择力,避免偏离正道盲随邪师,于修道有正确的方向,正是本论文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闻所成慧次第正闻熏习多闻

绪  论

  修学佛法以断除烦恼、证得实相为究竟,不论解脱道或是菩提道,三学、三慧、四法等都是修行的基本途径,而无论断烦恼还是证实相,都要以慧为根本。佛法不共外道的特色在于“慧学”之成就,若欲断烦恼、证涅槃需于慧学渐次修习。
  瑜伽行派将修道的次第概括为闻、思、修三个阶段,此三者是修行的必经次第。“闻所成慧”为三慧因,是三慧的基础、解脱的资粮,由正闻思而生正见指导修行,由此可知“闻所成慧”之重要性。以闻教达理遣除邪执、迷谬,生成正见。修如是行、证如实果。依闻起思、由思起修,进而由修生智,得成出世无漏圣果。佛法广博,因义理之深浅、教法说时的先后次序等,诸家所见各异,于其间存有许多看似冲突或不一致的说法。但究其根源,各派皆为佛所宣说,若是正法时代利根之众,便能闻、思、修与信、解、行、证一体并进。只因现世众生根机不同,而佛法是应机施教,有其架构和次第,“闻所成慧”于其间所处的位置尤为重要。

一、命题概述

  戒、定、慧三者在修学过程中互相依持、相互增胜。《瑜伽师地论》以“所趣义”明三学相互趣入、渐次成立;立“最胜义”明三学内涵不共外道。外道虽也有戒律及禅定,若无正确慧观,仍不能解脱生死轮回。
  修学需依正见而避免徘徊邪曲,而此正见需依“慧”之力。慧有“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的种类差别,亦有“智、见、明、现观”等差别名。不论是以简择为性的“慧心所”亦或强调抉择能力强弱的慧根、慧力,初期的“闻所成慧”皆与之相关。若谈通过闻思树立正见,就不免提到“正闻熏习”。“闻熏习”是熏习法身种子之因,通过“最清净法界等流”可分成闻、思、修三慧增上三品法身种子。
  《成唯识论》中说要具备“本性住种性”和“习所成种性”才能够渐次的悟入唯识,其中所言的“习所成种性”是通过熏习教法,起“闻所成慧”等三慧,即“最清净法界等流,正闻熏习为种子”[[1]]。
  “闻所成慧”是慧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起点,可以通过听闻正法、熏习增长善法种子而后获得智慧,闻、思、修三慧的修学次第含摄十法行,其中从第一到第八皆与“闻所成慧”相关。可见,若无“闻所成慧”助道则无法如理的向思、修前进。通过听闻受持正法、亲近善知识修习“闻所成慧”,只有好乐善法,于正法不生厌弃心,方能以近友承事不倦作为修学“闻所成慧”之缘,无漏的善法种子可以通过正闻熏习而不断增长,思惟大乘增长善根界,依佛法义勤学善法,渐次修证。
  “多闻能奉法,智慧常定意。”[[2]]闻慧以闻为先,听闻需依名、句、文身方得生起。《瑜伽师地论》中以三宝及五明处明闻之依止,以由十相具足多闻、说正法及闻正法圆满此三部分述闻圆满。如论中言:“由闻慧故,于未了义能正解了。”[[3]]我们并非生而知之者,若不广学多闻,则难以如理思惟法义,更别谈由闻、思慧而实行亲证“修所成慧”。信受言教,循依正法义理,从闻生解而后方能如理抉择名、句、文身,由慧根、慧力不断增上,最终指向出世的无分别慧,令“闻所成慧”获得胜利,依菩萨道自利利他的精神,于修道上饶益自他。
  本论文以《瑜伽师地论》为核心,同时比对其他经论及典籍梳理“闻所成慧”的基本内涵,对其安立、意义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闻所成慧”的具体修习内容、对象、次第等突出“闻所成慧”对修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文献综述

  三慧内容深广、资料繁杂,在很多经典当中都有提及。闻慧作为三慧的基础,它的提及往往伴随着三慧的概念。《瑜伽师地论》有汉、藏、梵等版本,论中有许多章节都有提及“闻所成慧”,这也是本篇论文的写作基础。
  《瑜伽师地论》共分五分,本地分为全论之主体。该论在本地分之“闻所成地”(卷13下~卷15)以“五明处”阐明了闻所涉及的对象及范围;在摄抉择分之“闻所成慧地”(卷64)从闻依止、闻圆满两方面随应抉择“闻所成慧”。在此二分中,“闻所成慧”同三慧归于行之通行部分。《瑜伽师地论》以境、行、果为理论框架概括了修学的阶次,而“摄抉择分”中则抉发前分未详述的深隐要义。依据《瑜伽师地论》对“闻所成慧”进行深入研究,对闻慧的基本内涵、安立、作用、学修次第等进行探讨,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闻所成慧”,明了闻慧对学习教理及修道的意义。
  通过比对《解深密经》中对闻、思、修三慧同异的阐述及由“闻所成慧”把握三时教法对佛法的框架有进一步的认识。借鉴《成唯识论》中对于信的定义、慧的解释及“闻熏习”的概念等便于更清晰的阐述“闻所成慧”内涵及作用。将闻、思、修三慧对应《摄大乘论》中提及的“三品熏习”,明了“闻所成慧”在其间的位次及重要性。通过比对不同经论中对于“闻所成慧”的阐释,可以发现“闻所成慧”在修道次第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迄今为止,关于《瑜伽师地论》中声闻地、菩萨地等几个部分的研究颇多,但是专门关于“闻所成慧”的研究则很少,故以核心的《瑜伽师地论》作为本论文的研究依据同时,参考窥基大师所撰的《瑜伽师地论略纂》,通过其注疏为研究“闻所成慧”提供指南。
  参考遁伦法师《瑜伽论记》中关于四依与三慧的关系,比对其与“闻所成慧”的融通之处,考量法之权实邪正。并批寻相关经论互相参照注释,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是依玄奘法师译的《瑜伽师地论》列出科判,其科判分类及文句的注释,对理解“闻所成慧”的结构与脉络有极大助益。故本论文以汉译《瑜伽师地论》为核心,结合瑜伽行派其他经论及注释梳理修持“闻所成慧”的方法与结果,知晓获得闻慧的途径。
  欧阳竟无在《瑜伽师地论叙》中以三相摄十七地,阐明闻所成地的概念是“于五明处听受忆诵无倒解了”[[4]]。这句话直接表明了修持“闻所成慧”的对象和方式,五明处是对象,听受忆诵则是修持闻慧的方式。
  太虚大师在《佛学即慧学》[[5]]一文中提出“由‘闻所成慧’以成信”的概念,信心对于修学佛法尤其重要,无信于道难入,通过闻法增长慧力的同时,信心亦在增长,所以在修持“闻所成慧”的同时就是在成就正信。在《大乘法苑义林唯识章讲录》[[6]]中言由依经论教典闻所生智名“闻所成慧”,并在此书中提出正观行的生起首先需要通过多闻圣教,然后再由彻观所闻之真理而生。
  关于修道次第,续明法师的《学佛通论》[[7]]第八章“进学佛法之次第”中详细介绍了学佛需依三学次第而行,循三士道次第而进,依三慧次第而修。“闻所成慧”的修持有其对应的次第及过程,通过相关的阐述,阐明“闻所成慧”的学习次第与修行次第。
  演培法师的《解深密经语体释》[[8]]在“分别瑜伽品第六”的讲解中通过经文梳理闻、思、修三种修行过程所得智慧在了知义理上的区别。演觉法师在《解深密经编注》[[9]]第十七章当中提出“闻所成慧”是心行瑜伽修行的第一步,并且还谈到如何在“闻所成慧”的基础上进行心行瑜伽的第二步“思所成慧”和最重要的阶段“修所成慧”。
  比对日本学者宇井伯寿的《瑜伽论研究》,“闻所成慧”直接被译为“五明处”,作者在文中提出“闻慧的解释略显繁琐”[[10]],认为有智慧,通过五明说而得到充分理解,就是闻所成慧,但细思惟《瑜伽师地论》“闻所成地”中的解释,并非繁琐,而是明确地指出了闻所涉及的对象及范围,对于“闻所成慧”的概念,需要进一步清晰“闻”的对象,“慧”的指向以及“闻”如何成“慧”。
  加藤精神在《瑜伽师地论解题》中因三乘皆能修三慧故,也将其归于三乘通行,称为方便行、所学行。“闻所成慧”是基础也是指向出世慧而不可或缺的修持过程,依此作为修行的入手处,在修持过程中秉持大乘菩萨道的精神,饶益自他。
  通过以上书籍可以发现“闻所成慧”虽然重要,但是对其专做重点阐述的非常少,期刊论文也是如此,经过检索后发现专写“闻所成慧”的有释祖莲的《略探“闻所成慧”在修道中的意义——以〈大毗婆沙论〉〈俱舍论〉〈顺正理论〉为主》[[11]],该论文从有部论典中分析“闻所成慧”的语义,并谈到其修行次第、对象以及必要性。
  此外,其他一些期刊论文都是对闻慧有提及但并未专门探讨,但其中对闻慧的定位、内容及作用等方面都有借鉴之处,如:
  1、释道一的《“修所成慧”依定而生之探讨——以〈大毗婆沙论〉及〈清净道论〉为主》[[12]],主要是在探讨“修所成慧”,但因闻慧是其基础,探讨之时不免提到,其中谈及三慧之处也有值得参考之处。
  2、慧开在《佛教教学对现代教育的启悟之探索》[[13]],中提出要从三业及六根下手修习三学开启三慧,并划分了三者的层次,“闻所成慧”属见闻与前五根相应。
  3、杨秀源《唯识学之修行次第的研究——以〈成唯识论〉为中心》[[14]],主要依据《成唯识论》探讨唯识学的修行次第,关于资粮位的阐述也对闻慧的修道次第有所涉及。
  4、杜国伟的《“四预流支”之研究》[[15]],归纳了“四预流支”、“四依”与三慧之间的关系,并且从语义上分析闻所成慧是通过自力、他力两种方式引生的。
  5、蔡学皇的《唯识学中〈闻熏习〉的探讨》[[16]],比对十波罗密多与闻思修三慧、胜解行地与闻思修三慧,从《摄大乘论》等的闻熏习说里得出正闻熏习分成闻(下)思(中)修(上)三品法身种子。
  以上文献对于“闻所成慧”都有提及,虽大多都没有进行详细的论述及单独重点的分析,但都有可借鉴之处。本文力求能对“闻所成慧”的内涵有一个完整清晰的梳理和把握,将“闻所成慧”的安立、作用、学修次第及对修道的意义做一个较为详细的探讨,将闻慧应用于日常实践。

三、研究方法

  本论文以“闻所成慧”为研究对象,大多是以大藏经为依据,通过CBETA对“闻所成慧”进行全文检索,逐个摘录后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对知网、万方、台湾博硕论文加值系统等以“闻所成慧”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文献资料,用比较法将所收集的文本资料进行归纳、整理,通过比较而进行深入分析。
  在文献研究方面主要是以汉译《瑜伽师地论》为核心,以及与之相关的典籍和论著作为基本依据,辅以瑜伽行派部分经论对“闻所成慧”的诠释,对其安立、意义进行深入的分析。比对学界对此论题的研究成果,阐明“闻”与“慧”的关系及对修持闻慧的不同态度,剖析学术与修道间的关系,对“闻所成慧”的涵义有正确的认知。使用分析法对文献资料加以充分解读和整理,通过相关经论中对“闻所成慧”的定义,进一步了解“闻所成慧”的内涵,探索其构成、语意等,并归纳出获得闻慧的方式。通过探讨如何具足多闻、生正信、应用十法行等,明确修习闻慧的入手处。由剖析三慧间的同异之处,明确在学修过程中三者的界限。比对“三学”、“四预流支”及唯识修道五位等与闻慧的融通之处,阐明“闻所成慧”在法义、学习、修行上的次第性。从生起次第、修行次第两个方面来说明闻慧的修道次第;从如理行和助道行这两个角度探讨“闻所成慧”对修道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其具体修习的内容、对象、次第等突出闻慧对修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如理的闻慧去除习气、明了法义,渐步地通过修行去除烦恼、趋入圣道。

四、主要内容

  闻慧是三慧之因,若因骄己多闻而生慢废修,既不能如理思修,亦无法获得实益。反之,勤修不闻于修道往往事倍功半,难以自知是否偏离正道,无法抉择正邪,故而当明晰“闻所成慧”之内涵,以其为修道的门径,由如理之闻慧去除习气、明了法义,渐步地通过修行去除烦恼、趋入圣道。
  本论文通过《瑜伽师地论》对“闻所成慧”的内涵进行完整清晰的梳理,比对瑜伽行派其他典籍,对“闻所成慧”做一个较为详细的探讨。在修道上该如何应用?哪些是入手处?对修道又有何意义?本论文将从四大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闻所成慧”的基本内涵,这部分主要通过解析“闻所成慧”,交代何为闻?何为慧?闻如何成慧?由此了解“闻所成慧”的基本语义,并进一步通过阐述“闻所成慧”的定义,比对三慧间的同异进一步理解“闻所成慧”。
  第二、《瑜伽师地论》对“闻所成慧”的阐释,论中除了专门有“闻所成地”及“闻所成慧地”这二部分外,在其他卷篇中也略有提及“闻所成慧”,以此为基础比对其他经论的不同阐释,进一步了解“闻所成慧”的内涵,探索其构成、语意等。通过“闻所成慧”的安立明晓“闻正法”为修习闻慧的前提,知悉修持“闻所成慧”的方法、结果、途径、作用。我们所能闻熏习的正法,皆是法界等流而来,明晰“闻熏习”对“闻所成慧”的重要意义,并在修持过程中以正确的心态闻熏正法,秉持大乘菩萨精神,获五种胜利饶益自他。
  第三、“闻所成慧”的学修次第,三慧之间存在逻辑及因果关系,没有足够的闻思则难以修行。闻熏习从始至终贯穿于闻慧的修持,“四依”、“四预流支”、“境行果”及十相具足等与闻慧皆有融通之处,通过比对而知晓“闻所成慧”的学习及修行次第。
  第四、“闻所成慧”的实践和意义,本章通过“十法行”及唯识修道五位而显出“闻所成慧”如何在日常当中实践。通过“三时教法”及“三学”明晓闻慧对于修学教理的意义,由从如理行和助道行这两个角度探讨“闻所成慧”对修道的意义。

第一章   “闻所成慧”的基本内涵

  佛法义理广博深遂,各经论中在趣道修法上各有不同,即使同是一法,因学人于修学上的用心不同,受益也是各有差别。智慧有浅有深,通过修习才能够不断的增胜直至圆满。佛法不共外道的特色在于“慧学”之成就,若欲断烦恼、证涅槃需渐次修习。
  三慧是修学佛法的次第,通过多闻博究经论,了知诸法的真实意义,由最初有漏慧的修习渐次引生无漏慧的修习。三慧内容深广,闻慧作为三慧的基础,它的提及往往伴随着三慧的概念。修学佛法的信心是从“闻所成慧”而起。闻慧是修行的基础、见道的资粮,欲修习“闻所成慧”首先要明了其内涵。

第一节   “闻所成慧”的基本语义

一、 “闻”的涵义

  修学佛法需要按部就班,只有扎实基础才能循序渐进。佛法的修学进程,可以归纳为闻、思、修三个阶段。这个“闻”有听闻、见闻之意,通过闻而释疑解惑、舍弃非法。思、修则是在闻之后的思惟及践行。“多闻”一词并非佛教专属,最早出现是在古印度传统时期。[[17]]当时并无文字,全靠口传耳听心忆。这一词为佛教所延用,在很多经论中都可见“多闻”一词,常以此来形容见闻广博的博识学者。“闻慧”是三慧之一,通指听闻信受后解了法义而产生的智慧。解了与思惟不同,通过他人或典籍的阐释而对事物或者法理有明确的认识,这一阶段是“闻”,但一旦开始自己思惟,进一步研究,此时“思”已介入。
  佛世时修习“闻慧”大多都是亲闻佛说,后由佛弟子辗转传授。“多闻”一词散见于经论,但其并不仅仅只是指一般广博的学问,《瑜伽师地论》引颂云:“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18]]以此颂阐明闻有四胜,这与《法句经》的“闻为知法律,解疑亦见正,从闻舍非法,行到不死处。”[[19]]这四句意思差不多,都强调了要以恭敬的态度去听闻。通过“闻”,于真、俗二义不起颠倒恶因,远离恶趣引发乐因。若闻根未熟,则需远离诸恶,通过增上戒、定、慧三学,舍一切苦本烦恼无义才能够渐证涅槃;如若资粮已满、闻根也已成熟,则能获得净相之心,亦能现观诸圣谛。由舍诸苦本等,了知烦恼无义,从而证得涅槃。通过摄受多闻,增上慧力及抉择力,令众法于言能善通利、于意可善寻思、于见能善通达,这样才能于正法中成就多闻。由此可见“闻”的范围并不仅指一般的学术概念,若说“多闻”是一种学术,那也是包含着修道的次第、内涵乃至行持及解脱的佛教特有学术思想。
  《放光般若经》中说:“多闻具足,其智如海,不离诸佛所生之处”[[20]]《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亦言:“当得多闻具足如大海水。”[[21]]此中便已体现“多闻”的重要性。《瑜伽师地论》(卷25)在谈论如何成就贤善士法的时候就有提到一条“具足多闻语具圆满”[[22]]。有一种说法:凡是对人生有益的种种学问都应该要广泛的学习。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内涵作为根本,所获得的也仅仅是一种知识,并不能够为修行提供资粮,更别提入道乃至解脱了。所以在《瑜伽师地论》中还提到了“多闻憍”的概念,即仗着自己多闻轻视他人的学识。多闻正法本可以摧伏憍慢,可若仗己多闻、心生高举,既不能远离垢法,亦难入道。以修道解脱为目标,则多闻是提供帮助的资粮,若没有正确的修学态度,那仅仅只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窥基大师在《金刚般若经赞述》中提到:“于末法时唯教法而无行、证,设有持戒修行者多为名闻利养故。”[[23]]由此可见,若多闻坚固,即使没有禅定及持戒,也可依见闻、听闻经论而产生慧解。但若满足于此,于所得之慧未增上修持,虽有“慧解”不名“闻所成慧”,因为闻慧最终是指向“无分别慧”,此慧需要通过不断的精勤修习而获得,若懈怠傲慢,无法得成。
  可以发现,越往后众生的根机越劣,与修道愈加远离。在末法这邪见不堪、斗诤坚固的时期,难有证果及真修,就更应该倡导多闻,精勤见闻读诵一切正法,于法不生厌足之心,由多闻而生智慧。闻慧具足对于修道非常重要。对于修学的态度大多都是主张学识与实修并重,多闻不能离智慧。闻与慧二者缺一皆无法见到实相实义。

二、“慧”的语义及作用

  多闻不离慧,于修道非常重要。慧相当于人的眼目,判断力由此而来。明晓“慧”的语义及作用,方能更好的修习“闻所成慧”。
  佛教经典中有大量的内容与“慧”相关,几乎贯穿于修行的各个层面,为修行所不可或缺。关于慧的分类有许多。慧可分世间慧和出世间慧,有漏慧及无漏慧。常见的还有五十一心所法中的“慧心所”,五根五力中的慧根、慧力,以及圣者所证之无分别慧……“闻所成慧”之慧,初期是落在慧根、慧力之上,由此渐修,最终以获得圣者的无分别智为目标,由慧的初期到终极目标是个由浅到深的过程。
  《成唯识论》关于“慧”的定义是:“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24]]“慧心所”在唯识百法中是五别境之一,能够简择法相,即能对所观之境进行观察、推理和判断,从而获得决定之认知。慧可以断除疑惑,因为慧拥有简择和判断的能力,能够通过推求、推度的作用,即于现前的所观境明了的同时,且能引发推究、抉择之功用。若内心愚昧存有怀疑、于法起邪见等皆不能产生慧。
  “慧”通善、恶、无记三性,若对听闻、见闻的事理起颠倒见,无法如理的简择分别的时候,所生的即是烦恼心所中以染污慧为性的“恶见”。善慧的作用便是对所听闻佛法,能够无偏差的正确信解,于修学能有正确的见地,以正见行持,不落邪妄。而“恶见心所”是依“慧心所”而假立的染分之慧,非善性所摄,错执邪法为正法。“慧心所”以抉择为性,此抉择是判断选择的能力而非分析,没有通过多闻也有可能具备“慧心所”。作为一个心所而言,不管是否修学,是本来就有的。多闻并不只是为获得“慧心所”简择性,故而“闻所成慧”之慧并不仅仅只是指“慧心所”。
  “慧心所”只是抉择,依慧心所,可具抉择事理之能力,但若颠倒推度佛法谛理,便会障碍善见、正见的生起,虽有闻却成邪智,不仅不能受用亦难以修习。慧根、慧力所强调的则是抉择能力的强弱。《瑜伽师地论》中慧根释为“于他所证,能遍了知增上力故,诸所有慧”[[25]]慧力释为“于自先后差别所证,能遍了知增上力故,由法道理无退屈慧。”[[26]]根有隐藏不现及生长二义,慧力依慧根而增长,慧根于所观境能够以观照慧而进行抉择。众生本具佛性,只因尘世种种杂染将其隐覆不现,通过听闻熏习佛法,与法相应,进一步熏发内在具备的佛性,由慧根增上慧力,发挥智慧去除烦恼的力用。世间慧其实指的就是慧力,“慧心所”是抉择,慧力则是抉择的能力。此慧是证圣果之前的慧,类似于世间常讲的抉择力、判断力,这与圣者所具备的出世间慧不同。
  “慧”可以通过认识和判断的能力来认识事物的自性,有分别、通达事理决断疑念的作用,“慧”的异名诸多,“智、见、明、现观”等皆是“慧”的差别名。
  慧与智有时候是等同的,从范围来讲,二者皆有世间、出世间之分,凡夫及圣者所证之别。参照《瑜伽论记》中的描述,“慧”一般指的是第六度,称为“般若”,“般若”能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此四摄事成熟有情。作为六度之一的“慧度”,可将其解释为“观空理之慧”,此慧总共有三种,分别是“生空无分别慧”、“法空无分别慧”和“俱空无分别慧”,前之二慧于俗谛、真谛二法平等照了,不执著生灭之相,悟其体性本空;而第三慧则超越前之生空、法空,悉皆平等照于中道。“智”即是知,梵云“若那”,是指能够决定审理的智慧,在论中指的是第十度,也有三种智,即:“无相智”、“受用法乐智”及“成熟有情智”,此三能够通过修行而证得,由精进的修持,由世间智不断靠近证了圣果之后的根本智、后得智。由所获得的智明了诸法自性本空之理,得大自在的同时能够自利利他,以所闻熏的智慧教化饶益一切众生,令自他成就道果。
  “慧”一旦建立分别就是凡夫层面。所以通常所言之慧,往往更侧重于凡夫层面,当慧的功能是判断选择的时候,就是建立在分别之上,一旦建立分别,更多侧重于凡夫分别法相及分别诸法的作用力上。而“智”,则倾向侧重于圣者的无分别智。“慧见”即是智慧的见解,有指佛之智慧之意,即能以深妙之智慧,达观诸法之识见。“现观”是指以“慧”现观诸法,称之圣谛现观,亲证实相,则指向无分别智。
  由此诸多异名可见,“慧”的包含极广,这就不仅仅是指依“慧心所”而有的简择、断疑之能力了,如“般若”等就需依靠修行佛法才能具备。“闻所成慧”之慧,初期通过多闻等增上抉择的能力,增长慧根、慧力,凭依正法修行最终是为获得出世间的无分别智慧。

三、“闻”如何成“慧”

   “闻所成慧”之慧由初期的慧根、慧力指向最终圣者所证的无分别慧。若此慧指“慧力”,则闻和慧二者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若慧是指无分别慧,那闻和慧二者便是因果关系。通过多闻熏习正法,不断积累善法种子,增上慧力,渐渐思修,最后趋向于无分别慧。“闻”与“慧”二者的的关系,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言:
  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譬如大暗中,有目无所见。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多闻利智慧,是所说应受。无闻亦无智,是名人身牛。[[27]]
  这段话正好说明了多闻为何能增长慧力。慧力是判断抉择力,多闻则是这个能力的前提,对于闻慧而言,若没有多闻作为前提,慧能抉择什么呢?通过多闻的不断熏习增长慧力,慧力反过来可以更好去选择多闻的内容和方法方式,如此反互又能更好的增上抉择力。这样不断的相互增上,逐渐靠近出世间慧。
  慧力通过思辨和抉择可以断恶修善、舍妄归真,最后证得实相。慧解脱阿罗汉虽没有很深的禅定,但通过慧力的抉择可断烦恼,脱离生死。闻慧作为三慧的基础、修学般若的初方便,是慧学中最为重要的起点。
  “闻所成慧”的慧,毫无疑问是指向出世间的智慧。“多闻利智慧”,这个智慧,强调以获得圣者的智慧为目标。“有慧无多闻”“多闻无智慧”此二句阐明了闻和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个慧是凡夫层面的抉择能力。若多闻没有判断抉择力,就相当于没有眼目。有闻无慧如同盲人处于亮处,无法见实相;有慧无闻则如同一个视力健全的人处于黑暗的屋子里,亦无法见到实义实相。若闻慧俱无还妄称能修道见相解脱,也只能被谴责和讥刺为人牛。唯有闻慧具足,才能自利利他,引发思慧及修慧。当然,多闻虽能引发智慧,但也很可能产生学者的傲慢心,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其在多闻阶段出现了偏差。《大宝积经》说“心生憍恣不敬多闻”,修习多闻是为了能够懂得佛法的法相,明了取、舍、善、恶。通过多闻正法了知诸法的真实意义、从广博的法义当中生起慧解。若在多闻阶段起了慢心,“狂学多闻记持,话路到处觅相似语句。”[[28]]得意于所学法义,不进一步思修则无法获得佛法实益。细细思惟不难发现,这句话所反对的只是狂学而并非多闻。这恰是告诉我们不能满足于多闻,需依多闻而生智慧,多闻不能离开慧的抉择力,在多闻阶段保持精进,强调凡夫层面上的判断抉择力,以此判断修学正法的轻重缓急、正邪偏差、了义非了义。“成”有生长圆满之义,由“闻”而成“慧”,即是指以多闻熏习正法不断成就增长慧力,再由慧力指导多闻,最后不断靠近无分别的智慧。

第二节   “闻所成慧”之解析

一、“闻所成慧”的定义

   “闻所成慧”在很多经论中都有提及,在不同经论中对他的定义和诠释都略有差别。一般来说,“闻慧”由听闻师说,从诸佛菩萨及圣者、善知识的言教中所得;或自研读经论,经过自己正确无误的披读研习,从经论教示中获得胜解,并能依此修行。从词性上分析,“闻所成慧”释为“因听闻所成的智慧”。[[29]]若要对闻慧的概念有更清晰的理解和认识,则需学习经论对其的解说和阐释,《瑜伽师地论》里对“闻所成慧”的解释尤为清晰,以此论为核心,对于“闻所成慧”定义的理解有极大的帮助。
  “闻所成慧”中,“闻”的对象包含所有正法,“慧”最终肯定是落于出世的无分别慧。依靠听闻熏习正法,不断增上慧力,增长善根种子的过程,就是在由“闻”成“慧”。虽然初期的慧不需要通过多闻也能拥有能够简择判断的“慧心所”,但通过多闻正法,及不断增上的“慧心所”及慧根、慧力的判断抉择力,由此分别法相及分别诸法的作用,可以不断地靠近、指向能亲证实相的无分别智。当然,其间的修持过程需要通过由凡夫到圣者、世间到出世,这就需要随圣言之教法,无偏邪的精进修持。《金刚仙论》中言“闻不但受诵名为闻慧,但能转读众经亦名闻慧,此是读诵修行也。”[[30]]可见,对所闻习的正法心生爱乐,无有厌足,恒加精勤,读诵修行及广多读习皆是在熏习成就闻慧。
  《瑜伽师地论》言:“由闻慧故。于未了义能正解了。”[[31]]依靠闻慧的力量,驱除法义的迷茫,如理正解后进修思慧断除疑惑,令所闻法更加明了。《大毘婆沙论》以金矿生金、依金生金刚摧坏山石等物的比喻,形容三慧的次第修习过程。具足闻慧,如人有目。若无闻慧,则无思慧,修慧亦不能断烦恼。可见,闻慧于修行上不可或缺。故论中言:“闻所成能引发思所成,思所成能引发修所成,修所成能断烦恼,故非无用。”[[32]]闻慧虽为基础,但也需精进修持,才可获得成就。缺坏正闻,岂能希求正法宝藏。最初需依善知识生起正闻,后才能正忆念所闻法而生之正义,然后才能次第生起正智。由正闻次生正思、再生正修,这其中不离闻慧之作用。
  对于现世的我们,依据经典阐释的教义,听闻随顺善士的教导,更加有益于我们修习闻慧。如今,邪师众多,若盲目跟随,不仅于法无益而且还易邪堕,所以经典是凭依,但是经论浩繁、文义深广,对于大众而言往往不得其门而入,这时候从诸师正闻、如实生信解非常重要。若二者皆具,实则在成就“闻所成慧”。

二、由三慧同异理解“闻所成慧”

  谈到闻所成慧,必然谈到闻思修三慧,三慧是关系紧密的整体,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之所以比较三慧间的同异,是对“闻所成慧”定义的补充解释及延伸,依此对闻慧加深了解。
  慧学的基础由闻、思、修三慧组成,闻为基础,依于闻才有思之发生、修之现起。三者间相互关联,彼此增上的同时辗转串习。此三慧是修学的次第,智慧的阶梯。闻慧之“闻”只是听闻,没有进一步去思惟背后的内涵,由见闻经教而生慧。闻与思二者界限尤为紧密,“思”是通过所闻而开始探讨背后所隐含的义理。通过思惟意趣,明晓法义的内涵,故而,一旦开始思惟的时候,就不仅仅只有“闻”了,思慧是通过思惟前之闻慧所闻而生之慧。“修”与前之二者的界限较易区分,修慧是修习前之闻思等所获得的智慧。
  《瑜伽师地论》中对于三慧发生的过程是这样描述的:
  从他闻音,展转发生闻慧正见。为欲断除所治法故,又为修习道资粮故,方便观察,次依闻慧,发生思慧;复依思慧,发生修慧。[[33]]
  通过经论或善知识、师长等处闻法、思惟,皆可依闻而生智慧。以此闻慧为导发生正见,若正见牢固,方能离诸妄见。三乘的行法虽然有很多,但从整体的修行进程上看,慧学的修持不容忽视。修学佛法需依听闻教法、思惟义理以及如实修行三方面次第而修。佛法的修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进程,要依循一定的次第规则而修持,这一过程,《瑜伽师地论》在卷二十三中称其为“防守正念”。通过亲近善知识,闻熏善士所宣说的正法,由摄受多闻而生出正见。依闻、思、修三慧的增上力不断地增胜、坚定正念,与此同时不离加行、正勤修习此三种慧。
  三慧中闻思为前导,前二慧为发修慧之缘。闻慧是修行三慧之最初,依靠听闻、领受、读诵、忆持诸法的文、义而生胜解,依此胜解所成之慧简择诸法。闻慧为思慧之体,由闻慧见修慧,依思慧证修慧。闻、思、修三慧为一体系,是前后递进的次第关系。三乘行者依三慧次第习行,先依正闻,后才能思义,有思才能修,有修方有证。三慧间互为观照,互不相离。通过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能引导众生觉悟解脱。
  《解深密经》卷三以六种义显三慧同异,为《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七所引。
  闻所成慧依止于文但如其说,未善意趣,未现在前,随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思所成慧亦依于文不唯如说,亦善意趣,未现在前,转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若诸菩萨修所成慧,亦依于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说亦不如说,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现前,极顺解脱已,能领受成解脱义。[[34]]
  将上文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会更清晰三慧间的同异之处:
 
三慧 于文 意趣 解脱 成解脱义
闻所成慧 依止 未善意趣 随顺解脱 未能领受
思所成慧 依止 善意趣 转顺解脱 未能领受
修所成慧 亦依亦不依 能善意趣 极顺解脱 能领受
 
“依止于文”为闻慧的限定条件,依文而得生起,未能舍文观义,即是指于闻慧阶段并不能通过思惟法理而获的法理之实相。“意趣”是通过一个道理,而明白这个道理背后的所包含的背景、目的及内涵。而“闻”仅是接受所听闻、见闻的道理,并没有进一步的思惟探讨,故而未善意趣。
  “思所成慧”亦依于文,阐明闻慧、思慧不离经论文句,但思慧能在闻慧所获的文义上进行思惟简择。“修所成慧”以前之二慧作为基础,思慧审思抉择闻慧所闻,体证真实的义理不需要假借于文句。闻慧但如文而取于义,非如思慧、修慧能以义取文。修有修习、实行之意,通过闻思慧,可由净信而引发身心的修行。“修所成慧”于一切时不依于名便可了义,已能舍文唯观义故唯缘义境,能离教而取义,由三摩地影像现前而得定故。修慧依定而发,通无漏故具足六义。修慧需借由前之二慧的修习,由了知诸法真实义理所成就之妙慧修行,令诸根成熟断诸恶趣。
  关于三慧的界地也由多种不同说法。界即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色界及无色界为定地所摄,而欲界非。于色界初禅,六识中除鼻舌二识外,余识仍有活动,并有喜、乐二受,虽伏灭了粗相的心识寻察,但仍留有一分微细的心识活动,以无寻有伺入色界二禅。至四禅前五识方不起活动,唯留意识无寻无伺。闻慧所处之地有五地、六地、七地之说,五地指欲界、四静虑;六地加静虑中间;七地加初未至地;这三种说法。《大毗婆沙论》中阐明“闻所成慧”与乐、喜、舍三根相应。乐根谓第三静虑中;喜根谓第二静虑中;舍根从第四静虑、乃至有顶。故“闻所成慧”于欲界四静虑。
  三慧所缘虽各异,但却缺一不可。《俱舍论》中以“有人浮深驶水,曾未学者不舍所依,曾学未成或舍或执,曾善学者不待所依自力浮渡。”[[35]]的譬喻形容三慧。“闻所成慧”不舍所依故需依止于文。“思所成慧”亦依于文。修慧不待所依,故或依或不依文。由闻慧可了知教法,于未了义能正确的解了。思慧能够善巧的思惟,断除闻慧阶段还留存的疑惑,如理作意所闻诸义。即由闻思远离疑惑,《瑜伽师地论》中言由“四因缘”可入初静虑乃至有顶[[36]]。不论是“因力”的种子为因;“方便力”的无懈怠用功修行;“说力”的多闻任持、法随法行;还是“教授力”依他教诫教授,随信而行。此四力皆为修习“闻所成慧”所不可或缺的因素。若未闻无上佛道,于道未生欣乐,何来修道?即使已闻甚深佛法,若不加勤学修,也无法饶益自他。修行的成就不离闻思,进而观察而修。更何况如今,众说纷纭、邪说掺杂,没有正信、正见及善知识的引导,何时入了歧途也不曾自知。经典是最根本的凭依,随善师多闻正法,于静虑等增上缘法多闻任持,离诸放逸勇猛精进。从甚深法义中汲取智慧滋养法身,审谛作意思惟,数数串习善法,精进修行。

第二章  《瑜伽师地论》对“闻所成慧”的阐释

  闻所成慧在《瑜伽师地论》中除了专门有“闻所成地”及“闻所成慧地”这二部分外,在其他卷篇中也有略提“闻所成慧”,本章主要以《瑜伽师地论》为主,其他经论对“闻所成慧”的不同解释为辅,将论中对“闻所成慧”的阐释做明确的梳理。

第一节  “闻所成慧”的安立

一、“闻正法”为前提

  依靠闻“闻所成慧”的力量,驱除法义的迷茫、断除疑惑,令所闻法更加明了。闻慧最初需依善知识生起正闻,后才能正忆念所闻法而生之正义,然后才能次第生起正智。“闻正法”是闻慧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于素怛缆、毗奈耶、阿毗达磨,不论是受持一藏、二藏或具受持三藏,皆可称为“闻正法”。其方式有两种:闻其文、闻其义。义一般是指在“闻”之后,通过思惟而获得,但是闻义有的就不需要通过“思”便能获取,若他人将义直接阐明而说,此义也可通过“闻”而获得,不需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闻慧未能舍文而观义,闻慧阶段可以闻文、闻义,但不能观义,因为“观”已进入思的范畴。判断法理的对错正邪,此中之辨析若没有听闻善知识的解说,则就需要闻文后正思惟所得,而“闻所成慧”所闻之义并非是通过思而获取,而是通过听闻、见闻而来。
  在佛教的诸多文献中,“法”的含义各异,其分类及内涵也是各有差别。在《瑜伽师地论》中,将“法”的种类大致分为十二种,即指契经等十二分教。其中,契经乃至希法为素怛缆藏所摄,因缘为毘奈耶藏所摄,论议为阿毘达磨藏所摄。如《瑜伽师地论》中言:
  如是十二分教,三藏所摄。如是一切正士、正至、正善丈夫共所宣说,故名正法。[[37]]
  “闻正法”分为正说法及正闻法两种。正说法以随顺说利他,以污染的清净说利益众生。“正闻法”即指闻法的时候要有正确的态度,正闻法理之时能够远离怯弱、憍傲、散乱、轻蔑四种过失。由此可见,“闻正法”之所以能够最为“闻所成慧”的前提,是因为所闻熏的正法由亲近善知识而来,能正听闻并随顺善士所说,增上善法远离染污,如此所闻的正法才是发生无分别慧的善根种子。
  “闻所成慧”的发生过程是先由闻音而生闻慧之正见,依此正见学习法义、积攒修道的资粮,培养抉择的能力。由此闻慧才能发生思慧,修慧亦需依思慧而生。《瑜伽师地论》的“闻所成地”部分,关于八支圣道与三学修法的关系,正见、正思惟、正精进皆归修慧学[[38]]。论中言“闻慧如其所闻能正任持是苦圣谛。”[[39]]由闻经典而生的正见、正思惟,了悉世间遭苦次第,则知建立圣谛次第。先知苦因,后正精进于苦解脱发起作意,解脱方便。其中生老病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略说一切五取蕴苦,皆名苦圣谛。于苦世间生起厌离心,以清净心乐修善法精进行持令善根不断。
  如今,资源便捷,图书、线上、视频等皆可闻法,说法者亦比比皆是,方便了学法的途径,但也更容易混淆视听。若无正见,乃以盲导盲。曲解杂糅佛法核心义理,不具正见且鄙俚浅陋,又怎能与精妙浩瀚的三藏相提并论。故于法要善抉择,三藏即为闻法的凭依。若偏离正确之法,实乃害人慧命,瞎人慧眼。如《正法念处经》所说“亲近恶知识,是人无命果,如殖种沙卤。远离见闻法,是则为盲人。”[[40]]现世的我们,于佛经很难解了义理,于论藏的解析亦需借助善知识的指引,跟随正确的说法者,才能深入法义,树立正见和正行。以闻正法故,坚固精进,清净三业。故说法者说正法时,听法者应当心生恭敬,于听闻的法义不起颠倒。随善知识闻所未闻,明种种过患,对于所听闻的法义不能仅停留于文义表层,需由闻更进一步的如理思惟,依法而行,由闻慧向思慧进修。
  《三慧经》中言:“学者,有苦;不学者,无有苦。”[[41]]经中喻言,学者如人欲种,必当先付出辛苦,先犁草秽后得多收。故言学者有苦。不学者无有苦,地不犁续故未曾辛劳,地但也因此生蒺䔧诸恶物等。闻法亦如是,先了知义理,后才能如理而行。不闻法,则不知种种过患,对治烦恼、习气的过程属实艰辛,但若无勤修又怎能断惑,于法不闻、不思、不修,任随习气及烦恼等,只得流转沉沦苦海。“闻所成慧”之慧,是为断烦恼、追求实相真理的慧,而并非世智辩聪的慧。故而“闻所成慧”的“闻”就有其限定,“闻正法”便是前提,不闻戏论及邪说等。凡是契合佛法正理的法,皆可称之为正法。“闻所成慧”从闻熏世间慧,增长慧根、慧力,最终是导向圣者所证出世间的无分别慧,所闻的正法,亦由亲近善士闻习世间正法,渐而闻习熏修出世之正法。

二、修持“闻所成慧”的方法和结果

  修持“闻所成慧”,于其所涉及的对象及范围、方法结果等要有所了解,《瑜伽师地论》“闻所成地”中言:
  于五明处名、句、文身无量差别,觉慧为先,听闻领受,读诵忆念。又于依止名身、句身、文身义中,无倒解了,如是名为闻所成地。[[42]]
  闻的对象是获得闻慧最基本的载体,由文中可知“五明处”是多闻的对象及内容,听闻、领受、读诵、忆念是修持闻慧的方式和过程,无倒解了为其结果。闻慧所闻需是正法,五明处的内容正法之外的延伸拓展。
  五明即指内明、医方明、因明、声明及工巧明。闻所成是以佛所宣说之法为因,由听闻、领受、读诵、忆持而成就诸法的胜解。“本地分”阐释五明时,以内明及因明的份量最多。“闻所成慧”的修习与五明关系密切。“工巧明”指艺术及数学等,现今科学及各种工艺技术等也包含其中,此明乃为大众服务之技术。“医方明”即与疾病、医疗相关之学,有医药学之称。大藏经中亦不乏与医药相关的典籍,许多经律中皆有与医疗相关的记载。佛有大医王之称,于身心皆能救济。学习医方明,用智慧引导菩提心,为众服务,疗他己之病苦。“声明”指文字、音韵及语法之学。
  在《瑜伽师地论》中言“为令无上正等菩提大智资粮速得圆满。”[[43]]所以,想要最终能够圆成佛果,应当要在自利的同时利他,彼此增上,学习菩萨行,发起广大的利他之心,在这修持的过程中,此作为“大智资粮”的五明处也是应当修学的内容。
  文身随名、句而显,是极略相,若仅依文,便只能了达音韵而非所有事义。名由语言之所呼召,故能增于言语,由名身令意作种种相,于种种共所了知,有假立名等十二种[[44]]。名较文为中,不仅能了达音韵,亦可了知诸法之性相。句身摄受诸名,名为句首其必有字,若一字则不成句,需名、字圆满,才能究竟显了不现见义。故句身较名、文为广,一切皆能了达。此名、句、文三身能诠显教法之体,为能领受诸增语,依五明处分别建立。以五识初觉慧,听闻、读诵五明处三身差别等,于意地领受及忆念。
  五明是闻的对象,而其方法与结果对于“闻所成慧”的修持尤为重要。论中言需要觉慧为先,于五明三身的无量差别中闻、受、诵、忆。闻所成地中所言“觉慧为先”之“觉慧”便是生得慧,即指与生俱得之智慧,人生来即具有慧,只是因为觉力而有差别。在《瑜伽师地论》中将此生得慧称之为“俱生慧”,此慧与生俱有,于后时加以闻、受、诵、忆,观待名言了知事物、摄受名言显现句义,以名言、句义之所依,彰显名句之文,依止名句文身义中,而后才能通达解了。依此慧所起之闻、思、修慧,称为“加行慧”。即闻慧依慧心所的作用,能对不正见进行拣择及断除疑惑,依听闻所成就之智慧,以净信心亲近善知识,通过多闻熏习,正见具足、成就信根,逐渐深入佛法。思慧在闻慧的基础上,于所闻、所获的法义进一步的思惟、抉择,引生慧解,思慧成就则净戒具足。依“加行慧”修持,待定慧相应、止观双运的修慧成就之时即引发“无漏慧”,由此现证之慧渐断烦恼,逐证真理,即能成就慧学。
  成就“闻所成慧”后才能次第圆满思、修所成慧,作为后二慧的前行与伴行,“闻所成慧”的修持不容忽视,简择所闻正法的范畴,闻受诵忆后所得需是“无倒解了”,即指没有颠倒,对于法理能够如理正解无有错谬。于此间所获之闻慧是成就无上正等菩提的大智资粮。

三、获得“闻所成慧”的途径

  “闻所成慧”在各个经论中都有提及,但都略有差别。从词性上分析,“闻所成慧”释为“因听闻所成的智慧”。[[45]]就“闻所成慧”的解释而言,其“慧”为别境心所之一。“闻慧”由听闻师说,从诸佛菩萨及圣者、善知识的言教中所得;或自研读经论,从中获得正确无误的胜解,并能依此修行。
  《瑜伽师地论》言“从他闻音展转发生闻慧正见”[[46]]。论中所指“从他闻音”可指从佛菩萨、师长及善知识听闻法语;或依经论,展转闻思。佛经中多有赞扬闻慧的功德。比对相关经论,可以发现大多都是通过阐述“闻所成慧”从何处得?或以何种方式得成?得出闻慧的定义。从《大智度论》:“若佛及佛弟子闻好法者”[[47]]及“若从经卷中闻”“若从菩萨所说闻”[[48]]可以将获得“闻所成慧”的途径大致归纳为由佛、佛弟子、经卷中三处闻。
  第一种指通过听闻善士教法,成就闻慧。此种方式有个先决条件是耳根不坏,需借由耳根听闻佛法,但仅靠耳根并不能获得闻慧,《瑜伽师地论义演》中说:
  闻谓听闻,即是耳根发生耳识听闻言教,从闻所生,解文义慧及慧相应心、心所等名闻所成。[[49]]
  这一过程,先由听闻善知识所宣说的正法音声,由耳根触言教之境,发生耳识、引生意识活动,将所闻熏的善法种子发起现行,通过听闻文义、展转闻法,经善意识无间发生闻慧正见。《大智度论》中对于“闻”是用耳根、耳识还是意识这一话题有作专门的探讨,论中认为不是单靠一法就能闻声,能闻声事,需要众多因缘和合。所以说单凭耳根不能获得“闻所成慧”,闻慧不仅需要具备闻的能力,闻的对象也至关重要。闻慧是由听闻佛法而来,前提是能通过耳根听闻善士之语,然后才有意识如理思惟等活动,引生思慧及修慧。
  闻慧不同于世间的知识,因为受众的根性不同,其接受的程度与修法亦各有不同。于众法需以佛陀的言教为依据,依圣言量所生决定智才是闻慧。从善士处听闻妙法,通过所闻之法,破除无明黑暗。由此可见,“闻”的对象至关重要,依善士听闻教法、如理行持可得成“闻所成慧”。若所依非理,其修学之行恐难入道。
  第二种指通过自诵三藏的方式获得闻慧,即依经论如实信解所成慧。未值佛世,研读经论是闻法的途径。经典为佛彻见诸法实相所说。论藏是菩萨及古德从各自的修学角度,将浩如烟海的佛经进行梳理和诠释。通过经论的学习,其法义可树立正见、规范正行。对于现世的我们,依据经典阐释的教义,听闻随顺善士的教导,更加有益于我们修习闻慧。如今,邪师众多,若盲目跟随,不仅于法无益而且还易邪堕,所以经典是凭依,但是经论浩繁、文义深广,对于大众而言往往不得其门而入,这时候从诸师正闻、如实生信解非常重要。若二者皆具,实则在成就“闻所成慧”。
  除了依靠听闻亲教师、如理者等方式获得闻慧外,通过受持经、律、论三藏亦能得成“闻所成慧”。一些关于“闻所成慧”的阐释,体现了经论作为根本依据的重要性。《解深密经》定义“闻所成慧”时,强调其需依止于文。这句话于《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七中也有提及。“依止于文”强调了不论是学习或是思惟观察,皆不离文句,而这文句指的即是经论中的文句。避免偏离、曲解经论中的文句,才能够“唯随相行”。
  由此可见,不论是通过耳根缘境听闻善知识宣说正法产生耳识,或是闻习研读经论,皆可谓“闻”。由闻所成之“慧”不离胜解,以觉慧为先通过听闻、读诵等简择诸法无倒解了,观照心心所法与慧相应,不断闻熏增上成就圆满“闻所成慧”。“思所成慧”是在已了知名句文身之闻慧的基础上加行,进而思惟抉择,由思惟诸法而生胜解,思择一切所知之法,令心不堕迷闷错乱,得获诸法之实相智慧,通达义理。故而若闻慧是指正确理解佛法,思慧便是能对佛法进行正确的思惟抉择。闻、思二慧的最大差别便是闻慧只能闻知诸法,并不能如思慧般通过思惟所闻所见之法理获得智慧。但这也恰好说明了修行不能止步于闻慧,需依闻慧而生起思慧,以此二慧作为发起修慧之助缘。

第二节  “闻所成慧”的作用

一、由闻慧生三种信解

  初学佛法,最为重要的是“信”,先对佛法产生净信,后方能启发闻思的学习,若无信,则无法生起佛法功德,亦不得法益,正所谓“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佛法信心的增长,皆与闻法相关。信乃智慧之门,先依研习佛法而成就信心,次由信心欲更求多闻,因多闻而修习增进,由“闻所成慧”而成信,后才能无动摇地精进持修。皈依是修行者的第一步,初学佛先从师求受三皈,亲近承事三宝,通过闻熏正法而深植信心,智慧随着所观境的深广而增长。此信是以三皈依为所缘对象,引导众生对法的实相发起希求之心,以智慧为本,圆满证知、解脱的过程。
  增长闻慧需明确如何闻正法。闻正法,需要有正确的发心,否则不得领受法义。论中言“唯以涅槃而为上首,唯求涅槃唯缘涅槃而听闻法。”[[50]]由此可见,闻习正法,不为余缘,乃以涅槃为上首。即闻法并非为博取他人的信赖赞誉,或谋求恭敬利养。希求涅槃为闻法的最高目标,通过修学获涅槃之因。《瑜伽师地论》言:
  以闻所成慧为因,于道道果涅槃,起三种信解。一、信实有性;二、信有功德;三、信己有能得乐方便。[[51]]
  道即是道谛,道果涅槃为灭谛。即以“闻所成慧”为因缘,于道谛、灭谛建立三种信解:实有性、信有功德、信己能得乐方便。

(一)实有性

  此即相信道、道果涅槃是为真实。论中将资粮道、若方便道、若清净道、如是一切总说名为道谛。道谛一般指能灭除烦恼、趋向涅槃的修习方法,如能摄受沙门果证的八圣道及方便道中的诸分法等,皆遍修习,即“正见为先一切圣道是名道谛”[[52]]。道是达到涅槃的修行方法。如疗病,不仅需要对症下药,还要营养及心态的健康。若情绪颓废,没有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药效亦不会十分显著。身心二者要同时疗善。即于道之道谛,道果涅槃之灭谛,生起如实信解之心,是名信实有性。

(二)信有功德

  第二信解即相信道和道果涅槃是有功德的。《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八言:
  若于灭谛观灭静妙离,名离系见。由彼灭谛一切烦恼及依离系所显故。若于道谛观道如行出,名能离结见。由彼道谛究竟能离结缚所显故。[[53]]
  如上所言,若于道谛之道、如、行、出,及于灭谛之灭、静、妙、离起信胜解,是名信有功德。
  “道圣谛”的四相即道、如、行、出。道即是指通行道,能对治邪道,以此正道能达清净;如即契正理、对治邪说,如实转至清净理;行即以正趣向,趣入涅槃;出即能永超、弃舍一切有。此四相对治无道、邪道、余道、退道见故,正至清净涅槃。修学戒、定、慧破除惑、业、苦的障碍,通过道谛断除一切烦恼,契合诸法实相,断惑证真,通过“闻所成慧”引发思、修慧,依修而得涅槃,永得解脱。
  “灭圣谛”四相即灭、静、妙、离。诸蕴不续尽断为灭,息三火、离三有为相为静,无众患、胜义善为妙,脱众灾、极安隐为离。诸行皆苦,流转断方为灭,众苦息方得静,唯有涅槃最为寂静,因其妙、离故,更无有上。通过道谛及灭谛的四相貌,起胜信解,是名信有功德。

(三)信己有能得乐方便

  第三种信即是指“堪能性”。“信己有能得乐方便”即是《摄大乘论释》里讲的“有堪能性深生信解”。堪能性对于修学圣道非常重要,无堪能性者,有漏粗重,由随眠故习气增长。人心因未有懈怠、失念、沉掉等种种过失,而不得安住。《瑜伽师地论》中称为“为害随眠瑜伽”。其中,“欲”于三摩地成就。以欲为因对真实义谛生起信解,由欲而生希求得胜果之心,从而发起正行精进勤修。“信”为生欲之因,依住“堪能性”,相信自己有能力修学圣道,乃至趋向涅槃。“信己有能得乐方便”此第三种信,较之前两种信,更为重要。若无此信,前二即失去了意义。
  《成唯识论》中关于信的定义是:“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54]]实即真实存在,德即指显现出来能被认识的相及特征,能即作用。正信可使内心清净纯粹,不为杂染。由对佛法的正确认知,从身心中生起佛法净信,进而长养诸善功德,更深入的学习佛法义理。皈依建立在对佛法的信上,是学佛的根本,而真正开始修学之后,便会发现所有的选择都是建立在信上。《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言“谓于大师所无惑无疑,深生净信及以胜解,如于大师,于法于学亦复如是。”[[55]]信以心净为性,于法的真实性、殊胜性及力能性皆生忍可、乐欲,即心澄净性。故于三皈依的基础上,依闻、思、修进修佛法,如修皈依处之四正行即是在通过三慧渐次伏灭烦恼,圆满智慧。
  于修行的最初阶段,认知常隐于信之后,通过“闻所成慧”及修行的不断提升,信与认知得以净化。“闻所成慧”通过多闻产生抉择、判断力,才能产生对佛法的正信。由“闻所成慧”而成信,后辗转增上正闻熏习、培植福德。以此为引,增进圆满修行。“闻所成慧”通过多闻熏习增长慧力,最终是为得出世间的无分别慧。由“闻所成慧”信实有,即如实信解道及道果涅槃是真实。由“闻所成慧”信有功德,即信解契合正理可对治邪说,破除惑、业、苦的障碍,可对治邪道,令正道求得清净。由“闻所成慧”信己能得乐方便,即能不畏佛道长远而生退却之心,以无畏的自信心修行破碍希求解脱。由闻慧生此三种信解,于修行不生退堕心。

二、“闻所成慧”与“闻熏习”

  在修学的过程中,尤为强调实修。何为实修?即能与法的实义相应,信心及慧力不断增长,于法生起信解,如法修行,如实相而修。《摄大乘论》里讲的“最清净法界所流正闻熏习为种子”[[56]]除了信心与抉择力外,熏习对于修学中增长慧力、趋向解脱的意义颇深。无论是每日禅坐时间的长短,或是每日念诵经典及称诵佛号的数量等,皆是在熏习善法种子。作为凡夫虽然无法亲闻最清净法界,但我们所读诵的经、所听闻的正法,皆是法界等流而来。熏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戒、定、慧,多闻亦是熏习,也能得慧。而这等流正闻熏习仰赖于善根福德因缘,之所以多闻等皆是在增长善根。如《金刚般若经赞述》中言“法身佛本无有念亦无有所说”[[57]]实际上所见到佛是应化的,化身佛所讲的经,都是清净法界等流而来,由心识里的善法种子及福德因缘而感召,从唯识的角度来讲,善法种子熏习的越多,所显现佛法就越多,因为所谓能听闻的正法皆是法界等流而来,是善法种子显现,而此善法种子是由熏习而来,故而熏习尤为重要,闻熏习关乎修行很基础却又很重要。《成唯识论》以“闻熏习”作为悟入唯识之因。论中指出“习所成种姓,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58]]
  “闻熏习”为修行之始,“闻正法”是引导众生修行的开端,由“正闻熏习”所生善根种子为出世心之要因。如《摄大乘论释》言:
  此熏习相续住在阿赖耶识为因,能起出世间心,是故说言从最清净法界所流正闻熏习种子所生。[[59]]
  佛陀所亲证得法界名为最清净法界,无有烦恼及所知二障,凡夫是无法亲闻,所熏习的关于此界的经等教法,皆是等流而来。由正闻法界等流教法,所起之熏习种子相续住于阿赖耶识当中,此为出世间心之因。由此因依十二经教修行,可渐次修证,而想要悟入圆成实性,就需要在闻熏正法时灭除意言,由不分别所取能取,从而靠近或获得无分别智。“闻熏习”依闻、思、修三慧可分三品熏习。“闻所成慧”为下品,“思所成慧”为中品,“修所成慧”为上品。但若依闻慧等精勤修习可由下品熏习转为中品熏习,借此中而转为上。《摄大乘论释》又言:
  又此正闻熏习种子下中上品,应知亦是法身种子,与阿赖耶识相违,非阿赖耶识所摄,是出世间最净法界等流性故。虽是世间,而是出世心种子性。[[60]]
  依善士听闻正法的过程就是在“闻熏习”,有断除惑、业、苦之力量。“闻熏习”种子寄于阿赖耶识中,二者关系“犹如水乳和合俱转”[[61]]故二者可和合运作,闻熏习种子可对治阿赖耶识中的杂染种子。因此正闻熏习所分之三品熏习,自下而上即由闻慧而思慧,从思慧而修慧,三者皆是法身种子,故为法身所摄而并非耶识所摄。闻熏习即使出世心未生,也能对治种种现行烦恼。纵使是世间所有,未生起无漏心,但其也可以对治赖耶中的杂染种子,故而虽属世间,但其却是能够作为趣向涅槃的出世间心之种子。
  闻熏习从作用上言,主要是自利。《成唯识论述记》言“由见道前闻思等熏令其增长,虽有漏因,增上缘中为果增长。”[[62]]闻熏习种子因能对治赖耶中的杂染种子,故不属阿赖耶识所摄。依熏习力串习善根种子,虽不能亲闻最清净法界所流,但此善根种子可从清净法界等流而来,闻、思等虽为有漏因,亦能作为增上缘令无漏种子增长,多闻之人依“闻熏习”牢记所闻、所学,由“闻所成慧”依下、中、上品次第渐增,渐断杂染种子。

三、获五种胜利饶益自他

  生三种信解及“闻熏习”等,更多的是自利。但学大乘菩萨行,就不能一味地仅自己追求涅槃,更多的是要饶益自他。《瑜伽师地论》中提及听闻正法需以涅槃为上首。如此便可获得五种胜利[[63]],此五种胜利是饶益自他的因素和条件。
  五种胜利包括了饶益他、自饶益二方面。《瑜伽师地论》中言:
  若说法师,为此义故宣说正法,其听法者,即以此意而听正法,是故此时名饶益他。又以善心听闻正法,便能领受所说法义甚深上味,因此证得广大欢喜,又能引发出离善根,是故此时能自饶益。[[64]]
  可见,如果说法的善知识之所以宣说正法,是为了令闻法者能够获得法益,由所说法,令听者因听闻佛法而生信、生慧,从而精进修学圣道,引生涅槃之因。弘宣正法不是为了博取功名利禄,而是为了能够弘传正法、利益众生,这称为“饶益他”。同样,听法者闻法是为获得法益而闻熏正法,听者通过闻法而领受法义,获广大欢喜及诸功德,感六道生死轮回之苦,欣涅槃而勤修三学,引发出离之信等五善根,此称为“自饶益”。
  于听法可得饶益他、自饶益两种功德,于修行上亦是如此。关于修行,《涅槃经》中提出有真实和不实二种,行人在修习正法行之时,若能随佛所说,并依法修行,以能知涅槃及佛性等相而修,此为真实修行。若不知相而修诸行,为不实修行。但因众生根机皆有不同,故佛“方便示现成正等觉”,以善巧方便于众生界建立正法度众。若众生,听闻正法后,能随顺佛之教法而修行,即“法尔供养大师”,亦称之为“正行供养”。《瑜伽师地论》中赞言“于如来所正行供养。如是供养为最第一,最上最胜最妙无上。”[[65]],故于成就“闻所成慧”后能法随法行,此为“饶益他”。如法而修,诸无漏识随其次第,逐步达有学、无学解脱,烦恼灭而证寂静清凉。“因此正行,堪能证得寂静清凉,唯有余依涅槃之界;是故说此能自饶益。”[[66]]
  解脱圆满,以无余依涅槃界而为上首。无余依涅槃界三相即“先所生起诸行灭故、自性灭坏诸行灭故、一切烦恼永离系故”[[67]]。所以住无余依涅槃界中,一切众相及诸粗重皆永息、永灭。“中般涅槃”指不还果圣者余惑未断而命终,乘前加行道,于色界中有之位中断余惑而入涅槃。此时便是《瑜伽师地论》中所言“证得众苦边际。”[[68]]即无有苦,此为第五种利益。
  五种胜利包含了闻法时的自饶益、他饶益,修正行时的自饶益、他饶益,及能证得的胜利。“闻所成慧”的终极目标是证得出世间的无分别慧,故而所闻的内容及闻正法时的心态皆是要指向出世的。获得此五种胜利需以涅槃为上首而听闻正法,由信心坚定修学佛法的信念,由三种信解于修道精进而不退堕,由闻熏习增长慧力,指向最终的出世慧,故而,在成就“闻所成慧”时获此五种胜利,可饶益自他,行大乘菩萨行。

第二章  “闻所成慧”的学修次第

  “闻所成慧”的次第性,三慧之间存在逻辑及因果关系,没有足够的闻思则难以修行。故这一部分通过“三学”、“四预流支”及唯识修道五位等与闻慧的融通之处,阐明“闻所成慧”在法义、学习及修行上的次第性。

第一节  “闻所成慧”的学习次第

一、四预流支与“闻所成慧”

  佛法的修行有其对应的次第及过程,“四法行”所描述的就是修学佛法的过程。此“四法行”在《瑜伽师地论》中称为“四正行”,在《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称为“四预流支”,此四法以随顺、解行佛之教法为特征。比对四预流支与三慧的语义内涵,可以发现“亲近善士”三慧皆有,“听闻正法”属“闻慧”,“如理作意”属“思慧”,“法随法行”属“修慧”。三慧之成就与四预流支之修学密切相关。通过亲近善知识及听闻正法而成就闻慧;而后边之“如理作意”已经由闻起思了。
  善士者,福慧俱全,能以善法教导他人修学,指引修行方向,若学人亲近跟随,可令其灭恶增上。《正法念处经》言:“远离于师长,失闻正法财,是人无命果,为恶所破坏。”[[69]]经中赞誉“闻法”为世间第一之财富,但若多财而不知义,亦为贫穷。故需要亲近善知识,遵从其教诲,听闻善道正法。
  “亲近善士”贯穿于三慧的修行,若不亲近善知识闻熏,则所闻不知邪伪、所思不知偏差、所修不知善恶,如此怎能成慧?成为一名能够宣说弘扬正法的善士需具备八个条件:即“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70]]若成就八支,则善友众相圆满。具此八者之善士,方能摄持学人,善说论典、随顺教理,引导学人辨析邪正。通过亲近善知识,明了戒律,方知持犯规则。善知识身口意皆能安住具戒,能善巧方便地守护,以及不违犯所秉受的别解律仪。其特征为:自调伏、自寂静、自涅槃修行正行。[[71]]故而亲近善知识,从其处听闻正法,依其教导修学圣道,以智慧断烦恼,从虚妄分别中解脱,断除一切生死的根本。用八正道、三学等调伏三业,令得清净,远离染污。佛之妙法独一圆满,具无量庄严清净。
  若只仅凭文字的学习,无法断除执著。善知识于所教化的众生,能常起悲怜之心,勉励引导众生修学,以善行遣除内心苦痛,于法安住。以欢喜心闻法生信,次依所闻修学圣道,后能受持众多妙法。以言善通利成就“闻所成慧”。
  综上所述,应当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经中言:“善知识者则是闻根,闻者则依善知识住,闻者随顺善知识行。”[[72]]故而,若欲成就“闻所成慧”,由亲近善士而听闻正法非常重要,欲成就出世圣法种子,“闻所成慧”的修持不可或缺。不依止善知识闻修正法,无闻慧于解脱门难入。
  “闻所成慧”的释义中是觉慧为先,而后听闻领受。善士具足多闻,能简择俱生之慧,对于法义能够明了,并能依此而精勤修习,为利有情故,舍静虑乐精勤无怠的饶益于他。众生于博大精深的佛法,对于法理言辞深感不顺、晦涩难懂,善知识其心亦不会生起疲厌,还能够引导众生多加思择,此皆为亲近善士之因。论中言“欲听法时作五种想。应从善友听闻正法。”[[73]]所言五想即宝想、眼想、明想、大果胜功德想、无罪大适悦想。能逢遇善士随其闻习正法,当生起如宝想,念其难得故于法珍惜,方不轻慢懈怠。善知识以其广大俱生妙慧,宣说妙法,是学法路上之眼目,指引方向,令学人不堕邪道。随善士广大俱生慧眼,如实知种种法义,免有错谬,实为学法路上之明灯。善知识能够以巧妙、方便的言说宣扬正法,于法错解时及时指正,于道迷茫时给予指引,于修懈怠时严厉鞭策,以圣教之正法摄受导引众生修行解脱,故而由“亲近善士、听闻正法”于法可以如实简择,这一过程就是在成就“闻所成慧”。
  如理作意乃依前之二行方能发起,先闻正法而后如理思惟,方能法随法行。在《摄论》中,闻熏习、如理作意与意言皆为悟入唯识之因。比对《摄论》异译本中对“如理作意”意涵的不同翻译及阐释:
  《摄大乘论释》:“如理作意所摄者,谓如理作意为自性。”[[74]]
  《摄大乘论释论》:“正思惟所摄者,谓正思惟自性故。”[[75]]
  《摄大乘论释》:“以正思惟为性类故,言正思惟所摄。”[[76]]
  由此可见,“如理作意”应与正思惟同义。以多闻熏习为种子而生“觉观”,“觉”与“观”就是指思考程度的粗细,觉是较为粗略的思惟。“观”则是在“觉”粗思的基础上细心思惟,探究其背后包含的深隐要义及作用。依此“觉观思惟”远离邪偏,故为正思惟所执持。由闻熏习后发起如理作意,依如理作意而正思惟,即正确思惟所信受的言教意趣,对其义理等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即从善士处闻佛深妙正法,内心欢喜,如实知四谛等法,引摄自心审正观察佛法之深妙句义,令所闻习无倒解了,在此正见的基础上发起与教理相应之行。是故虽说“如理作意”对应三慧中的“思所成慧”,但若无“闻所成慧”作为前提,作意无法如理。
  “法随法行”包含一切修法,此行不仅能引发智慧,还能令修行者趋向解脱。“法随法行”是“修”的特征,略有五种,“谓如所求如所受法,身语意业无倒随转正思正修。”[[77]]“如所求、如所受法”即是指“闻所成慧”。于法生信及渴求之心才有求法欲,通过善士或经论,领纳法义。依“闻所成慧”于佛法“如所求、如所受”后,于诸法之制、开中,三业无倒远离、无倒修证,能够不间断的精进修行,于法不生诽谤,正却了知正法,远离衰患、疑惑,正修行正思所摄法随法行。于诸所缘除遣粗重而获胜解,于一切所知得清净知见。“法随法行”依“如理作意”审正观察妙义后如说而行,随顺无违,无间修习,增上加行。如是名为法随法行。比对《摄论》的不同译本:
  《摄大乘论本》:说正法时,恭敬摄耳,住求解心,法随法行。[[78]]
  《摄大乘论》:如来说正法,世间乐听故,属耳作意欲知,生起正勤。[[79]]
  《摄大乘论》:说法时亲近正听,起随顺心许,取法及次法。[[80]]
  三个译本皆有不同,三个翻译分别是“法随法行”、“法及似法”及“法及次法”。佛陀所说一切善法皆可称为正法,似法或次法指依正法而得之正行。故而,虽然在不同的法师在不同的译本中,所译略有差别,但其意皆表明了要随正法而行。若能恒时法随法行、修诸胜行,这一过程不仅是在成就“闻所成慧”,亦是在进修“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

二、“闻所成慧”之“四依”说

  法之四依通常被称为修习佛法的四项原则,此四其实亦是次第之法。在诸经论中其次第略有不同,《瑜伽论记》举《涅槃经》、《维摩经》等将不同之说进行了归纳[[81]],列举出了五种:闻思修等观入次第、从本起末作用次第、举果寻因以明次第、举深寻浅次第、依义道理起修次第。
  第一种“闻思修等观入次第”所描述的就是三慧与四依二者间的次第。在修学上若次第不明,于法难以增益。“正法”是修行的指导原则,依正法所生正行,如此方能避免盲修瞎练。若无法辨别偏正,则堕邪坑。在《瑜伽论记》关于四依与三慧的关系由略作阐释:
  第一、依法不依人;第二、依了义不依不了经;第三、依义不依语;第四、依智不依识。此就闻思修等观入次第。初“依法不依人”、“依了义经不依不了”,简非取是习成闻慧。第三“依义不依语”,简非取是习成思慧。第四依诸贤圣智行之法,习成修慧。[[82]]
  由此可见,四依中,前二依是“闻所成慧”,后二分别是思慧、修慧。前文探讨“四预流支”时,明“亲近善士”意在“听闻正法”而后才能如理思修。佛法流传已两千五百余年,但后人根机浅薄,极少人单依原典便了佛意,故而应当依师修学。然佛法流传久远,其间不免掺杂异说。若能“依法不依人”,则不被口传所误,邪师所害,可辨别是佛说与非佛说。法谓如来正法,人谓说法者。即学法时所看重的不应当是说法者的地位尊卑或相貌美丑,若内心自评好坏,于所闻法当生障碍。其实,只要善知识所宣说的教法,与佛陀本怀无有偏差,能够指导修行,便值得恭敬随学。道从师闻,是故应当尊师重道,不因说者出身卑微、德行不备,而致轻法。亲近善知识是为了能够闻习正法,而不是为了攀附名望,修学当“依法不依人”。
  次所依经典应当“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佛法内涵常用了义、不了义来判断其是否究竟。通常“了义”指教法直接将全部义理、意趣如实诠显。“不了义”则未如实诠显,其教法为方便言说。在三时教法中,前二时有教、空教皆为“不了义”,唯第三时,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以显了之相转法轮,此中道教为“了义”。此中说需依“了义经”,即所成之慧由闻“了义经”之无倒解了而成,故“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作为引生正确闻慧之凭依。如来所说之一切经本是了义,但因闻者自身根机及因自身修学资浅,将所闻语言、文句执为究竟,不能依其义蕴如实解了,则是“不了义”,若执文害义,佛法便成为空谈,即使博闻亦是愚夫,无法体证诸法的真实义理,是故应当“依义不依语”。此后还需“依智不依识”,即弃除世俗妄识,依止佛教之正智,如此正勤修持,则是不断的靠近正觉解脱。
  “闻所成慧”以了义经为凭依,从贤师良友处闻习正法。借其口宣之语及经论之文,领会妙法真义是智非识。依“四依”考量法之权实邪正,贯通“四预流支”成就“闻所成慧”,依此渐次圆满三慧。

第二节  “闻所成慧”的修行次第

一、依境行果成就“闻所成慧”

  境、行、果可统摄一切佛法,可以此而指导修行,但也有其相应的次第。若是随信行,则会先确立目标,然后通过精进修行破妄显真。若是随理行,则会先对所见所闻进行思考,然后才有行,最后得果。依据每个人修学情况的不同,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而在这个修行过程中,即是在成就“闻所成慧”。
  《瑜伽师地论》共分五分,本地分为全论之主体。以三相摄十七地,依境起行证果,以境、行、果为理论框架概括了修学的阶次。
  在印海法师为《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表解》所作序言中,关于十七地与境、行、果,将前九地归为是观察三乘之境界,十地到十五地是生起三乘之行位,从十六到十七地是证得三乘之果位。在《瑜伽师地论释》中提出“境瑜伽、行瑜伽、果瑜伽”对多闻的目的上,有抉择的概念,阐释如下:
  境瑜伽者,谓一切境无颠倒性、不相违性、能随顺性、趣究竟性,与正理教行果相应,故名瑜伽。
  行瑜伽者,谓一切行,更相顺故、称正理故、顺正教故、趣正果故,说名瑜伽。
  果瑜伽者,谓一切果,更相顺故、合正理故、顺正教故、称正因故,说名瑜伽。[[83]]
  一切乘之境、行、果等所有诸法,方便善巧相应义故,三相皆名瑜伽。即论中分别阐明了瑜伽行者的境、行、果三方面。如建立阿赖耶识说、三性三无性说等,以此方便善巧的分辨唯识道理。有情不识境界真妄,因沉沦苦处欲断烦恼,所以应当依修行之力断惑证真。佛法广博,其修行框架可用境、行、果而统摄。但由于各宗及经论的主张不同,对于三相的解释亦有差别。如本论文上节阐释之三时教法归属于境学。欧阳竟无在《瑜伽师地论叙》中说“行摄六地,闻思修三曰通行,三慧修行被一切故。”闻、思、修三慧归于三相之“行”处。行学是围绕果学而展开的。次第渐修三慧,是为获得解脱妙果。
  在修行过程中,于所缘之境、所修之行、所趣之果,皆应有清晰的认知,方才不会盲修瞎练。故而研教究理是起行趣果之方便。综而言之,“境”指所观之境,观照审详分别诸法境界。“行”指对已知诸法境界观察其善恶后生起信解之修行,反复深入观解所知境,由三慧之修,凝五重唯识观[[84]],次第渐断烦恼,求证圣果。“果”指通过修行所得之果。由有漏之修感人天妙果;无漏之修永灭诸障,得无漏圣果证大菩提。修学佛法若遵循一定的修法次第,渐修渐证,定能获得真实利益。于境学不轻易以二元对立思想判其对错,由于学人的思辨理解程度各异,法乃应机而说,受众不同,其破减我法二执之程度也不同。但若偏离经教,“闻所成慧”无法得成,教法理义皆不能正解了,无法破除虚妄假相,解脱亦遥不可及。故三乘行者需依“闻所成慧”会理除惑,熏习善根福德因缘。依三慧次第习行,渐次修证。是故,若于观境未生正信,闻、思、修三慧之行无法与教相应,圣果亦不得证。

二、由十相具足多闻

  欲成就闻慧首先要具足多闻,佛法广博深奥,依善师之导引、解说除遣疑惑,“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独一圆满清白梵行,于如是类众多妙法能善受持。”[[85]]初善者于听闻正法之时,能心生欢喜、净信。中善者于修行时不畏艰难困苦,不求乐欲享受,不堕二边,中道而行。后善者一切究竟离欲断舍诸垢,解脱一切烦恼。由义妙引发利益安乐,文巧语具圆满,纯一而远离一切外道,达最尊胜之圆满,自性、相续解脱获得清净。由多闻所成之慧受持妙法,后依思修慧进修,依“闻所成慧”言善通利、“思所成慧”意善寻思、“修所成慧”见善通达,令三业皆得自在。《瑜伽师地论》中举由十相故具足多闻[[86]]。
  此十相,前五为说德,后五为听德。四依及四预流支与“闻所成慧”皆有融通之处,其“依法不依人”及“亲近善士”皆揭示要有择法眼,善知识为佛法真理的传承者,若所依之师学德皆缺,只能以盲导盲。故而,若要具足多闻,成就“闻所成慧”,不得不考量所依之师说德。佛所说之圣教名“善说法”,“善说者”即是指于诠教正法之文句义等皆通达、善圆满,为法义道理所摄,任持胜德。故所闻之师若知佛所说,能趣寂静,方能引导学人令证得有余依涅槃界;能般涅槃,方可教导受众如何修习令证得无余依涅槃界;能趣菩提,亦能教令众生证得正等菩提;善逝分别,能用最极究竟现量显佛所说无上妙法。佛已入灭,经典为学法之凭依,但因现世众生根机浅薄,常感晦涩难懂。故而随依善师对经典如实、如理的阐释,可正解了经文之义。若所说未尽、未明或偏离本意,于修道难以增上。“人命逝速,疾于电灭,人身无常,众苦之薮。”[[87]]修行之时缘、机缘、因缘皆难得。若能通过“闻所成慧”次第渐修思修慧,深见现法、精勤修习,远离诸过患、恶行,从而渐断众苦,趋向解脱。具五说德,于闻习有正确的导引方向。而五听德,亦不可缺。
  “闻经不求人法过,所言一切皆信受。”[[88]]于所闻法不求过失,于说法者亦不生恶心。令所说、所闻、所习皆与所修相应。于法乐听心生恭敬,远离贡高、轻慢、怯弱等杂染,才能于法受益。唯缘涅槃而听闻法,为闻法第二相。如本论文的第二章部分所阐,闻法唯求涅槃于“闻所成慧”可生三种信解,于修道可获五种胜利饶益自他。闻正法唯以涅槃而为上首,即闻法的最高目标为希求涅槃,闻熏修学并不是为六谋求别人的信服,亦不为谋获名闻利养及他人的称赞膜拜。闻熏习就是为了获得戒、定、慧,从“闻所成慧”入手正勤而修,渐渐增上不生退却,直至圆满解脱。
  “善听法”是第三相。即能专心一趣,领解文句差别。“善听法之相,法离于分别,及一切妄想。”[[89]]诸法实相甚深难解,若无得无闻,或偏见错解,恐生断、常等错见。善听说法师解法,知法常无性赖缘而生,离诸戏论及分别妄想,以求照见诸法实相。“谛听法”为第四相,即于法能专心审听,用心听闻。诸法借由耳根而闻,了知音韵差别。以此入心如理思惟,正解法义。若闻法时没有正确的审谛观察,“闻所成慧”难以成就。

第三章  “闻所成慧”的实践和意义

  依闻所生之慧是修法之基,掌握如何具足多闻、生起正信及应用于修道之方法,明确修习闻慧的入手处,更有助于将理论落于实处,解行并进。通过“三时教法”及“三学”明晓闻慧对于修学教理的意义,于修行上如理行、实践上助道行。避免被故作高深之邪师迷惑,于修法多走弯路,枉费珍贵年华续沦苦海。故掌握闻慧的修习方法,方能应用践行,闻熏诸法推度思惟获胜解后,如实观察、了知,勤加修习断诸烦恼,以“闻所成慧”为增上缘,渐离诸欲导向究竟解脱。

第一节  闻慧的日常实践

一、“闻所成慧”与十法行

  四预流支与四依是修行的次第与原则,皆不离闻、思、修慧。三慧的修学次第细别而言即“十法行”,在诸多经论中皆有提及,即是指受持经典的十种法行。所宣说的法义是凭依经典而说,若一知半解或偏差错解,则不仅不能引生闻法者的正见,还易导入盲途。所以,不论是说法还是闻法,皆需以经典为凭依。这也是“闻所成慧”为何要以“闻正法”为前提的原因,若所闻之法并非是能与经典相应的正法,又如何能增上慧力?不仅不能靠近“无分别慧”,反而落入恶见。《瑜伽师地论》赞此大乘中的十法行,能令菩萨成熟有情,能生广大福德道。
  (一)书持:谓恭敬书写、奉持佛所说之经、律、论,令其流通而不断绝。
  (二)供养:要以虔诚的恭敬心供养放置佛经之处。
  (三)惠施于他:即对于依闻而获得的法理,不能专局自用,要发广大心为好乐佛法者宣说正法,令正法广为流传自利利他。
  (四)若他正说恭敬听闻:即于法谛听,听闻他人读诵解说经典之时,要远离憍慢、懈怠、疑等,以恭敬心而听闻正法。
  (五)自玩读:即自披读之意,谓于诸佛所说经典,能常披读而无厌倦。
  (六)领受:受持义,即能从师禀受诸佛所说教法,信受奉行、持而勿失。
  (七)受已广音而为讽诵:听闻如来所说一切道法,解了经义后,能以清澈梵音讽诵宣扬,令人乐闻。
  (八)为他广说开示:受持经典的义理后,能为他详细的开示演说,令生信解,希求彻知彻悟如来所说正法。
  (九)独处空闲思量观察:住于闲寂处静默思惟筹量经义,解了甚深奥妙正法之理,于一切法义忆念不忘。
  (十)随入修相:因思而精进修持,常行佛所说教法而不退失以成道果。
  《解深密经疏》中归纳了诸经论对“十法行”释义广略的不同,[[90]]如《大般若经》、《无上依经》、《庄严论》等,只列其名而为未解释。《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辩中边论》等虽作了广释,只其前后次第不同,其义无异。依《瑜伽论》所言十种法行能生广大福德道,第九法行为加行道。第十法是净障道。
  佛法的现证,不离闻思修三慧。“十法行”皆含摄于三慧之内。前八种行皆属于“闻所成慧”,第九属“思所成慧”,第十法行属“修所成慧”。佛法的修行要有“思所成慧”思惟抉择法义,思慧由“闻所成慧”而来。故而,若离闻慧,修慧不得成。而这“十法行”即是修习闻慧的入手处。但由此所修之闻仅是初步,若不依思修慧前进,便也只是依文达义,无法彻解佛法,不修难得解脱。“十法行”可以作为“闻所成慧”的助行,修行不能偏离教之正法,修学般若的初方便是闻、思二慧,依师正闻熏习、如理思惟抉择。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不能忽视“闻所成慧”,由闻慧入手,次第修习,正解经论的教示修行,成就闻慧进习思修,领解契悟佛法的根本理趣与深义,逐步获得法益。在《大乘法苑义林章》中赞叹闻慧等慧的修法最胜、无尽[[91]]。修持“闻所成慧”等慧能够饶益自他,故为最胜。但即使证得无余涅槃,度生事业亦不停息,故赞其无尽。于法未能通达,更应修集福智。“十法行”中之前八个法行,皆为成就闻慧之方便,依此正勤渐习方能不断增上,最终令慧学成就。

二、以唯识修道五位显闻所成慧

  有说法称凡是遵循教理教义践行的修行正道,皆称为修道。依修行者之能力及程度,可分为多个不同的阶段。修道需要发长远心,能够恒时不间断的闻熏串习正法,令思不偏倚修不错道,如此才能渐断烦恼求证出世慧。在唯识学中,关于修道次第,有五位之说,即可以由五个阶段悟入唯识,此唯识五位可细分四十一阶。
  唯识修道五位以资粮为始,“闻所成慧”随信而行,亲近善士依师教法远离外道及恶见。由听闻正法多闻闻持熏修自心,胜解决定明记不忘,在五位中归属于资粮位。资粮位作为唯识修道五位中的第一阶位,属方便道,也可理解为贮佛道资粮之位,即以福德智慧作为助道资粮。此位于地前修集诸善法,培植善根积攒趣向出世解脱的福德智慧资粮。比如依此位所修习的五停心观、四念处等皆为修道之资粮。
  加行位,前位之资粮皆是方便,依前之三十心终,入第十回向,将入见道而加功进修更修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方便加行之位。于此位制伏能、所二取分别,修习四寻思观及四如实智等方便加行,入于见道正通达真理,但未能实住唯识。
  通达位,位于初地之入心[[92]]。于前之加行位的“世第一法”中,依无间定生上品如实智,印证二空所显真理,断除二障分别随眠,证得根本无分别智。缘真俗二境,依根本智,亲证法性实住唯识,后起有分别之后得智。依此位正住唯识实性,断离分别心,体会平等法界通达真如。
  修习位,是唯识修道五位的第四位,其位于初地住心至十地出心之间。从资粮位修到通达位的时候,虽已断除颠倒知见证得“无分别智”,但还余有细微的烦恼没有断除,还需要修习十种胜行,从而断十重障[[93]]证十真如,舍二粗重灭烦恼、所知障之种子,证得涅槃及菩提二转依果。
  究竟位,佛果位究竟断惑证理,最极清净更无有上之位。于大乘经如理作意,储修道资粮,于所修加行渐观二取皆无所得,通达二空之理,修习十波罗蜜断舍证依,究竟成佛。
  《瑜伽师地论》阐明资粮略有福德、智慧、先世、现法四种。[[94]]在《解深密经》中亦明确指出:
  若增上戒学所摄者,是名福德资粮所摄;若增上慧学所摄者,是名智慧资粮所摄。[[95]]
  “福德资粮”一般指修持六度之前五度等,但在庞大的佛法体系中,修法诸多,三十七道品及四摄法等皆是在不断地增上、积累福德智慧资粮。获身心资具堪能勤修,主要以戒行为主,由尸罗财施之所摄引,成就福德为证佛果之资粮。“智慧资粮”由受持十二分教,解了法义修习正观,引发积集智慧之资粮。若能如理的从善师处闻习正法,由断惑而辗转增长福德,于甚深处起胜解。当福德资粮渐得圆满时亦转增长智慧资粮,依正了知正勤而修。
  “先世资粮”主要是指由于宿世以来积累的福德善根,令今生有大福报,闻法无碍,四事无缺。而“现法资粮”就需要依靠现世的修熏而来,通过不断地闻习善法,令善根成熟具戒律仪。通过修习“闻所成慧”深生净信及胜解。具足“福德资粮”,发清净信,言辞敦肃成就大福。由“智慧资粮”,于法义速能领受通达而无忘失。
  《瑜伽师地论》颂言“自他圆满善法欲,戒根律仪食知量,觉寤正知住善友,闻思无障舍庄严”[[96]]此颂举出十四种资粮道:
  (一)自圆满:由宿世培植的善行福德,令今生或得暇满人身,诸根无缺,于胜处生净信,远离障碍学法、修行的种种逆缘。
  (二)他圆满:遇诸佛出世,闻熏正法教,法住随转,对他人教授一己之所证。
  (三)善法欲:谓从善士所,闻正法获得净信。勤修正行,令得圆满。
  (四)戒律仪:依于正信出家,能安住于净戒,受学一切所有学处。
  (五)根律仪:依尸罗律仪,住于正念,密护根门防遮各种过失之缘。
  (六)于食知量:正思择段食之过患,所食乃为身安住、除饥渴、摄梵行等,于食适量而食。
  (七)常勤悟寤:初、后夜勤修瑜伽,远离缠盖,于善法中恒常勇猛精进。
  (八)住于正知:于一切时中,能住于正知正见,如量如理的修持善法。
  (九)善友性:有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八因缘。
  (十)闻正法:于素怛缆、毗奈耶、阿毗达磨,分受或具受持,闻其文、闻其义。
  (十一)思正法:于正法善能观察思惟。
  (十二)无障碍:远离非覆障所碍、非隐障所碍、非映障所碍、非惑障所碍及一切碍正法之障。
  (十三)修惠舍:修布施常行施舍,住于无贪之心。
  (十四)沙门庄严:具足正信,无有谄曲等功德,具足成就贤善士法,为性贤善堪忍、柔和。
  此十四种资粮道,依闻、思、修所生之慧进习诸善勤加修习,积攒世出世间诸离欲道趣向资粮。但若闻佛道广大深远,佛法难修、难证而心生退怯,则无法进求解脱。不依资粮无法入加行、通达、修习和究竟等四个阶位的修证阶段。故而依“闻所成慧”于资粮道修集福智助道资粮后,亦应勇猛不退,依思修所成之慧加行进修,如实体见真理。见道以后,方能随顺所悟数数修习,于道渐修断除诸障达于究竟,住无上正等菩提。

第二节  闻慧对学教理的意义

一、“闻所成慧”把握三时教法

  佛法奥博浩繁,佛所说、所得、所知诸法皆为佛法。佛学是以佛法的内涵为基奠,并包含佛弟子、古德、学者以佛法为理论依据、并加以阐论的学说。从内容和类别上,统括理论和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虽解说和阐释渐逐于学术化,但都不能偏离佛陀教法的本怀。所以了解、把握佛法的基本理念及原则性是非常重要的。只因后来众生之根机,于浩瀚佛法如同盲龟入海,不识方向,无法抉择整体佛法之法义。故而追随祖师们的修学体悟,以经典为凭依,传承法脉,依不同宗派修学。各宗的判教源于南北朝时期,诸家判教之说各别,其中以天台的“五时八教说”及贤首的“五教十宗说”影响最大。判教虽有不同,但其目的都是总持佛法。各宗判教虽有不同,其分门别类的判摄,按其层级、方向等安设各种义理,为令其间不相障碍。其用意皆是为令学者于佛法有学习的方向,对整体的教法框架有概念性的认识。若以此反生争强好胜之心,推己优抨他劣,实为大弊。
  谈及判教,唯识之三时判教较他宗略有不同,“三时教法”出自《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亦为《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六所引。此三时教,将佛一代教法分为三个时期,即初时有教、第二时空教、第三时中道教。“闻所成慧”贯穿于三时教法,依闻慧之力更好的把握佛法的框架。

(一)初时有教

  第一时“有教”,宣说四谛、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瑜伽师地论》中描述此时:“唯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97]]
  于初时有教,其代表经典为《阿含经》。从广义上言,《阿含经》中的义理可用三学概括,经中认为多闻是修道的必经之途。《长阿含经》将多闻列为七勤法、九梵行、十生法之一;《中阿含经》说“不多闻愚痴凡夫不见善知识,不知圣法”[[98]];《杂阿含经》中将多闻与五蕴相结合讨论,认为多闻能厌离色等,引向解脱。多闻部的产生是佛灭后二百年为广学三藏,能达法之深义、弘佛言说而从大众部中分出,依五音是出世法。《增一阿含经》以“知时明物,所至无疑,所忆不忘,多闻广远,堪任奉上”[[99]]来形容听闻教法多,且能忆持不忘的阿难尊者。佛经为佛入灭后由阿难尊者编集,诸经中常以“如是我闻”“闻如是”等为开头,以表所闻之法是亲从佛闻从而令众生信。“闻所成慧”是由多闻而生之慧,于“有教”时期,此时宣说的主要是“四谛”等法,“闻所成慧”于“四谛”法而言非常重要,如《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言:“如是观察四圣谛时。犹如隔绢观诸色像。齐此修习闻所成慧。方得圆满。”[[100]]通过四谛法,明心境俱有之理,只因众生妄执常住,因造作诸恶业而沉沦生死大海。故于此时宣说四谛等法遣除实我之执,明一切存在皆由因缘而生灭,无有实体,在观察四谛时并修“闻所成慧”,于法增上圆满。此期虽未明晰诸法实相之理,但“闻所成慧”对于法的抉择判断力,对于此期修学亦很重要。

(二)第二时空教

  第二时空教,谓释尊在灵鹫山等地,讲说“万法皆空”之理,为二乘趋向大乘者,令其回小向大,除其执法实有等见。《瑜伽师地论》中言:
  唯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转正法轮。[[101]]
  彼时为大乘者宣说“诸法皆空”之理,明诸法缘生即是性空,故将其称为空教。众生因闻初时之法,却反生诸法实有之执。故佛进而宣说诸法空寂,显“一切法皆空”之旨,令众遣舍实法之执。
  二时所宣说经典为《般若经》等,其间亦体现了“闻所成慧”之重要性,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法性品》言:“若不闻法即无思修。是故闻慧如众字本,一切智慧因之而生。”[[102]]闻乃思修前行,慧亦依闻而生。通过多闻正法,便能如实知三毒之火过患,令众迷乱、堕于烧燃。如理观察生死,便可觉知无常。若沉迷耽著戏论,便无法觉察“诸法无我”之理,又怎能知“一切法中唯有涅槃最为寂静”。既得多闻便应守护、行持正法。若不生闻慧,则难以趋向解脱。
  经中又言:“实相般若波罗蜜多甚深微妙,闻慧粗浅不能得见”[[103]]于第二时空教,佛陀以隐密相宣法,可见,实相之理,由粗浅的闻慧并不能够体悟。虽说“闻所成慧”最终指向平等真实的无分别慧,但在修持闻慧的过程中,慧是需要不断圆满增上的。单凭闻于法无法圆满,故而应当先通过听闻善士所说正法,获得慧力后,依所获胜解精进行持,依思义起坚固念,进而不断靠近出世之慧。
  第二时“空教”之宗义为“万法皆空”,其所说法即诸法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若无“闻所成慧”,无法如实了知此法。初学“般若”者,则应先于文教听闻、受持,成就“闻所成慧”后,于所获法义合理的分析、思惟,依于“思所成慧”摄心观察,进修“修所成慧”体知缘起无自性的道理,离一切妄想戏论。

(三)第三时中道教

  于初时说“我空法有”,众生偏于有。二时说“诸法性空”,众生又偏于空。前之二时,即各执一边,皆是不了义教。第三时所说经典为《解深密经》等,此间明三性、三无性,详示彰显空有真相,不落二边。《瑜伽师地论》中描述此时为:
  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法轮。[[104]]
  有教和空教皆是“有上有容”,并未了义。第三时中道教“无上无容”才是中道究竟了义之教。第三时教,因有情错解诸法实相、堕于空见,故而释尊普为一切乘者宣说“空”之真实意。以三性、三无性、非空非有的唯识妙理,破除有情之偏执。因此教法显了,故为真实了义。依《解深密经》可知,诸法不出遍计、依他、圆成三性,依此三性建立三无性,意为遣除颠倒错误之遍计执,从而显现如幻行相之依他起,明一切诸法无性。通过观待依他起而遣除遍计执,即显圆成实性。遍计执乃生死流转的动力,有情为遍计执所蒙蔽,迷于缘起之依他,若未如实了知诸法的无性,无法解脱生死。故而应由“闻所成慧”明佛所说法的真实意趣,后依思、修践行解脱之法。依《摄大乘论本》所言,需要通过灭除意言闻法熏习种类的唯识之想,遣除义想,因一切似义不生,故似唯识亦不生。
  从三自性的角度,初时所说“法有”,为依他假有、圆成之妙有。第二时之“法空”,是将妄倒依他起及圆成实的遍计所执空却。初时有教与第二时空教,并未显了地说明“依他之有”、“遍计之空”,因其摄机、教理皆存有互缺,属方便权巧而未圆满之教法,称为方便未了义教,对比前二教,第三时中道教彰显空有真相,不落二边,详述了三性中道之旨,无所隐覆,阐明平等一味之理。其摄机、教理皆具圆满,乃真实并完全之说教,故而称为真实了义教。离诸妄想戏论的迷境,才能明平等无差别之理。这一系列的学法次第,“闻所成慧”是前行。若无闻慧,于解脱道不得其门而入。

二、闻慧把握三学

  佛法的内容庞博、包含极广,在修学佛法断惑证真的过程中,三学被视为大小乘的共法,是解脱道的资粮、修行的基本。三学是佛法的架构,亦是修行次第。修学佛法以三学摄之,戒定慧、闻思修皆可视为修行的基本形式。依三时判教而把握佛法框架,三学则在具体修行过程中的作以指导,此间“闻所成慧”皆占重要地位。由多闻作为基础,依所生之慧于戒学判断明晓开遮持犯,于定学对治盖等烦恼,于慧学增长慧根、慧力最终导向无分别慧。
  法门虽无量,但三学皆可摄尽,故其名曰无漏。三学,是修学、践行佛法之核心。《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中指出“为欲开示三种学故,建立素怛缆藏”[[105]]可见三学对于修学的重要性,凡是修行者都应该修此三学。慧属三学之一,《三藏法数》中言:
  一戒学:戒者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故名戒学。
  二定学:定者禅定也。谓能摄散澄神、见性悟道,故名定学。
  三慧学:慧者智慧也。谓能断除烦恼、显发本性,故名慧学。[[106]]
  戒,防非止恶之意。能善治身心、对治调伏烦恼,止灭非行恶法。防止三业造作非法等事,因其性善故能远离秽恶。定,能息虑静缘,令心止于一处,令散动扰乱之心念趋于静止安定,不为外缘、妄想所动。慧,能照见诸法无常、无我之本质,渐除惑、业、苦,证入寂净安然的涅槃境界。由戒止息身心造作的恶行,行持善行趋向善道积定之资粮,依戒生定后如实抉择一切法,由定发慧,依慧如理断烦恼,如《楞严经》中所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107]]戒学、定学、慧学虽能由妄归真、断诸烦恼,若不依止相应的方法及次第,其益用不得彰显。《瑜伽师地论》解释三学“答所趣义故,最胜义故,名为增上。”[[108]]这“所趣义”是指为获定学而持戒、为获慧学而习定、为断烦恼而修慧,即增上戒学是为趣增上定学而受持净戒,增上心学是为趣增上慧学而勤修定,增上慧学是为趣断烦恼而修智见。虽然此慧所指还是慧力,仍是一种判断抉择的能力,但其判断力已经在认识实相基础之上。加之这三学是不共外道,为佛教独有的殊胜之学,因“所趣”“最胜”所以称之为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又因修行实践中诸多内容都与慧相关,故《瑜伽师地论》中形容增上慧学“最先离恶作,最后乐成满,诸学是为初,于此学聪睿。”[[109]]《瑜伽师地论释》说“菩萨所有诸瑜伽中慧度瑜伽最上最胜”[[110]],可见在修学中慧学非常重要,慧学是不可或缺的行门。
  践行佛法的各个阶段,从胜解、加行到最后的正觉,皆与慧的指导、推进分不开。如以正见为开端的八正道、以般若为主导的六度,这样由慧构成的“观”始终和“行”联系着,随着“观行”的开展,将烦恼转染成净、知见弃偏向圆,这与在本质上彻底转变的“转依”和“观行”密切相关。这一过程皆不离慧。谈到慧学,必然要谈到闻、思、修这三阶段的进修轨则。由“闻所成慧”而成信、“思所成慧”而住戒、“修所成慧”而修定。通过闻慧生起对佛法的信心,进而于法义如实信解,由正见指导思惟。进而修习“思所成慧”,有闻慧作为前提之思慧,必能严持戒行,于所了知佛法,皆符佛意。如此于“修所成慧”必与禅定相应,才能定慧双修。由发真实信而持戒、修定,依此次第进而发生能断惑证真之般若慧,地地进修才能圆满证得究竟佛位。而单就“闻所成慧”而言,亦有戒、定、慧三学之次第。
  《出曜经》中说:“戒为立志,定捡乱心,慧断结使”[[111]]由听闻正法,树立正确正见,依于戒正知而住,心不为五欲外缘所扰生悔。多闻正法,明了佛法之法相,方知善恶、取舍。正法经典乃佛于涅槃大定中彻见万法实相宣说,逢值末法,今所闻经教等皆为真如法界之等流名言,若不提高慧力,又怎深入法义抉择实相。通过持戒远离造恶之因缘,于法增上,减少恶作。由此增上助缘进而修定,由修定之功才能“心一境性”,令心专注于所缘相。依定增强记忆力与专注力,于所闻法不忘失,降服内心之疑虑。提高思辨及抉择力,于所闻正法之名句文身无倒解了而生慧解。以此次第发生“闻所成慧”,进而逐步圆满慧学,依靠慧力断恶修善伏除烦恼,由舍妄归真而证得实相。

第三节  “闻所成慧”对修道的意义

一、于修行上如理行

  修行有实行修正思想行为之意。广义上大致同于“信解行证”之行意。狭义上的修行指依着各自宗派之教法等,精进修持。有宗派之殊,难易之别或修福修慧及方便道与中道正行等不同。修法诸多,各宗殊异,比对经论所阐也略有不同。《菩萨地持经》谈及四种,即“于六波罗蜜,决定修、专心修、常修、无罪修。”[[112]]《大毗婆沙论》或将修法分为得修、习修、对治修、除遣修四种,“得修习修,谓一切善有为法。对治修除遣修,谓一切有漏法。”[[113]]或于此四种加“防护修、分别修”为六种修。《俱舍论》中分“无余修、长时修、无间修、恭敬修”四种[[114]],“无余修”令福慧二资粮修无遗,“长时修”令纵经三大阿僧祇劫亦修无倦,“无间修”令于诸刹那皆能精勤勇猛令修无废,“尊重修”令于所学恭敬、无所顾惜修无慢故。修行者,不仅能通过思惟正法了知法相,亦能如所佛所说修习一切妙行。“渐次修行,皆得道果。”[[115]]修行有受持教法并躬行实践之意。如《华严经》中阐释的十种修行法[[116]],第一法便是恭敬尊重善知识。随其正闻熏习,如理而行,依“闻所成慧”指导修行,远离邪见伏灭烦恼。《摄大乘论释》中以“水乳”及“熏衣”喻修,阐明修习需要令心缘法作观,心与法和合成一。通过熏习各种行法,以证成圣果。通过渐修,断烦恼生死之苦,求证真空寂灭之道。信顺正法,如法修行;证理起行,如实修行;次第渐习,如理修行;永无疲倦,长时修行。
  在《瑜伽师地论》中提及,有三因缘,即使发菩提心、趣向圣道,修行亦精勤不懈怠,也很可能“空无有果”。
  (一)诸根未积集。此中诸根主要指信、进、念、定、慧等。论中卷五十七释信根为“应得应舍所有境界”[[117]],由深信四谛、三宝等理而得善、由不为余法所动摇退失而舍恶。进根为“于二种若得若舍俱无所惮。”谓于前之信根二种,应得善、应舍恶后,于教法深信,并能如实勤修。念根为“于闻思修忆持不忘”,依精进修持故,令心不忘闻、思、修三者所成之慧。定根即“奢摩他毗钵舍那”。根有增上、生长之义。由念住故,得定心不散乱。依此根令心止于一处,不为外境所动摇并生起功德。清净的闻思所成正见为奢摩他、毗钵舍那之因,善清净心及善清净慧为其之果。若能于止观相中,其心无动,则可于“无功用离诸加行任运转处”,摄受不乱。慧根即“所知真实”。由得前之定根后,观智而起,如实了知真实谛理。论中卷十四中于染污及清净各建立二品真实,即染污品果真实、彼品因真实、清净品果真实、彼品因真实之四种所知真实。明此四种,通过闻思修慧,断烦恼见圣谛,消除见、修二道所断一切烦恼。此诸根未积集,则未发动修行,于果不得。
  (二)教授不随顺。虽随顺教授,但诸根未积集,空无有果。若诸根积集,但教授佛法之人,未随顺信、进、念、定、慧等诸根,“以错教授不得圣道。”[[118]]若纵使精勤发趣,亦空无有果。《披寻记》中阐明即使远离尘劳,于寂静处修学止观,若没有一个正确的修行次第及方法,未获得无倒及渐次教授,于圣道不能成就。
  (三)等持力微劣,若诸根积集、教授随顺,则应精勤进修,若昏沉、散乱,无法保持明净而住,等持力微劣不盛,纵已得三摩地,仍未能圆满自在。故而,善根积集,并依止善知识随顺佛法的教授行持,于圣道精勤,等持力强盛,三者圆满,于圣道修行才能成就。在三学中戒为第一,于四修中戒为第二。在《遁论集》中对此有两种解释:
  1.修根为首,所引三种不同。
  (1)修根引修心,修心引修戒,修戒引修慧。
  (2)修根引修戒,修戒引修慧,修慧引修心。
  (3)修根引修慧,修慧引修心,修心引修戒。
  2.各有三种所引。
  (1)修戒引修根,修根引修心,修心引修慧。
  (2)修心引修根,修根引修戒,修戒引修慧。
  (3)修慧引修根,修根引修戒,修戒引修心。
  对此,《瑜伽师地论》言修行次第时,阐明要从守护诸根入手:“此为先故,心得正定;心正定故,能见如实;见如实故,明及解脱皆悉圆满。”[[119]]上文所言之“守护诸根”即指修根,这一系列修行过程就是在不断的增上戒、定、心、慧。由闻习善法获得正见为始,而后进一步思惟抉择,依胜解修习妙行令见如实。于此修行次第便可发现,其间第第不离“闻所成慧”。修根有世间修、有学修、无学修三种,若无闻慧所修习之禅定,易为色等诸尘所动扰,遇境不知以佛法对治,属实难以防护诸根。依“闻所成慧”于正法多闻熏习、如理抉择,综之修根,对照闻慧所得,反观己身种种恶行,生起耻弃,以惭愧心守护诸根。论中言“尸罗清净善行,能趣妙乐往妙天趣。”[[120]]因尸罗能“向妙安隐”故称其为妙行,由前之修根,觉己种诸陋恶,由修习戒法妙行对治之。依“闻所成慧”明了戒法之开、遮、持、犯,于法不生恼心、怯心、退心。通过受持清净戒法,令身语意皆合于律仪,断除犯戒之过失。由受持清净尸罗,为己积攒无上菩提因缘的资粮,并能以饶益众生之同事摄,摄化众生,成熟其善根。因持净戒而舍离恐堕恶道之怖畏心,持戒清净方能寝寤安乐,如此于修道方不会日日惴惴不安,因惶恐而不得法乐。若因忧悔而痛改前非,于道精进修持,如此甚好。但因毁戒造恶,终日沉浸于悔恨苦恼,于道畏怯,实则弊害。所以若能持净戒,方可舍忧悔而安住欢喜,于己修道得大饶益。受持净戒而不损恼有情,不作众恶,惭愧改悔,常护讥嫌,防止过失。由诸功德利益,于身坏命终之时,可生于善趣。此中所言之:断所对治相、资粮成熟相、饶益自他相、与当来果相为持戒威力四相。于佛所证法中获得净信,由修戒之功令心得正定,辅以闻思修所成之慧,如实见法之实相,令心得善清净,远离顾恋染著,成熟智德资粮。次第渐修,不起恶行,不为烦恼所倾动,增长涅槃功德,求得解脱圆满。
  “如理师”为佛德号之一。《俱舍论》以“如实无倒教授诫勖”称为如理师。即能通过宣说圣教正法利益众生,面对不同根机的众生,阐述法义不仅能与实相相应,亦能以方便的言说令闻者信解。如理为契合真理之意。于善士处闻得正法,内心欢喜踊跃,如理审正观察深妙句义。“闻所成慧”能令修行如理而行。耳识了耳所闻,引心专注,于法无倒解了,审正思惟如理作意。于教无倒修行,能生正见,不增益四颠倒为实有,证如理法。《法蕴足论》中将八圣道、四念住、七觉支等称为如理行,修持契真如之行,彻见妙极寂静之理。佛法的现证不离闻思修三慧,多闻并非单指广识名词名相,通达实义才是闻慧的目标。修学依次第而行方能如理,若好高骛远或贪图捷径,很难把握教义。于五明处闻受诵忆无倒解了,由此便可得出闻正法之因。修习“内明处”,意为能随正法而正修行,并能为众生开示,利悟于他。通过修习“因明处”了知降服外道的诸恶异论,广宣圣教正法的真实义,令未净信者生信,已信者增长。通过修习“声明处”令信乐典语众生深生敬信,于一义中,能够殊音随说言音及文句等的种种品类差别。修习“医方明处”可息众种疾,饶益有情。通过修习“工巧明处”能以巧智平等分布,饶益摄受无量众生。修行者,起行造心。近友承事不倦是修习闻慧之缘,于法乐闻无厌是其因,通过思惟大乘可增长善根界。若依“闻所成慧”如理而行,次第渐修,进而引发思修慧、遍修诸行,最终便可照智无碍。

二、于实践上助道行

  三学是佛法的架构,亦是修行次第。慧力通过思辨和抉择可以断恶修善、舍妄归真,最后证得实相。慧解脱阿罗汉虽没有很深的禅定,但通过慧力的抉择可断烦恼,脱离生死。闻慧虽作为三慧的基础、修学般若的初方便,但其为慧学中最为重要的起点。依此精进修习,闻慧成就则具足正见、信智一如。于世间法中,苦乐相待,非善即恶。若每日的精力耗费于世俗之玩乐,当下或许能收获些许愉悦,过后的空虚只能令内心愈加空洞。
  修行是为能自他饶益并获得解脱,故而应勤加串习,依正法及修道之助力跳脱出二元对立之怪圈。“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以无自性故,他性亦复无。”[[121]]即诸法皆因缘所生,无实在之自体。《瑜伽师地论》中亦赞同此观点,认为一切诸法皆无自性。并由诸法之遍计执相提出由假名安立及自相安立为相的相无自性性。由诸法依他起相提出依他缘力非自然有之生无自性性。由诸法生无自性性提出一切皆缘生法,为无自性性之所显,诸法的圆成实相,为胜义无自性性。可见,只要有二,则必生对立,妄念定现。故而破除分别妄想执著心,才能“不二即是真,即修实相”。
  欲“破妄显真”,应真心修行。在修行中辨邪正、修中道了义,不落空有二边。但事实上,在实践修习的时候,于所缘境经“意识心”处理后,往往被“妄心”所牵制,错执妄识心为真心,误认断灭因为常住果。虽然修行可从“有相”开始,但最终皆是要达“无相”的境界。
  “仅闻无修”则只偏重于听闻和佛法教义,并没有将佛法应用于修道,或光有知识没有修行、只有口才而无功夫。“勤修怠闻”认为多闻只是徒增慢心,专注实修即可。但修行的前提是对佛法有正确的认知和抉择力、于修道有正确的方向,否则可能越用功离佛道越远,若没有经过系统的佛学教育直接进行实修,对于法义容易产生错解。虽用功修行,但若出现偏差,却也常常难以自知。因为在修行路上正见非常重要,就如同船失去了船舵又如何驶离生死大海?
  若将所学的佛法停留于闻思阶段却不应用于修道,终是难以解脱。亦或将所闻所学当成卖弄的资本,获得的仅仅是知识,徒增慢心罢了。佛法奥博浩繁,佛所说、所得、所知诸法皆为佛法。佛学是以佛法的内涵为基奠,并包含佛弟子、古德、学者以佛法为理论依据、并加以阐论的学说。从内容和类别上,统括理论和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虽解说和阐释渐逐于学术化,但都不能偏离佛陀教法的本怀。所以了解、把握佛法的基本理念及原则性是非常重要的。如《出曜经》中说“虽复多诵包识众经,不顺其法如其教诫,违法自用者于法有损,不名多闻。”[[122]]多闻是为能够解了佛法、修道有理可依,若只是为借此而获得名闻利养,但却不依着其法义教诫行持,于修行只徒劳无功。基于此而批判闻法无益、唯修为上,这种思想不可取,因为误区在于学者的错用其心,而并非闻慧的本质,正所谓“知佛心者,言言皆了义,不知佛意者,字字皆疮疣。”[[123]]
  禅宗所言“顿悟成佛”及《宗镜录》中讲的“一超直入如来地”[[124]]并非普通根机者能够轻易证入,因一些论书中对闻只弹不赞,就认为专注修习闻慧会妨碍顿悟与直超,误解闻熏正法是在增长分别知见,以此成为拒绝闻慧的借口和依据,实乃理解的偏差。又或者自视根机薄弱,主张废弃多闻只专注持名念佛,这亦是错解。理属顿悟,事则渐修。我们需要借助佛法的力量帮助修行,而闻慧的意义就在于此。在这末法时期大多都是根钝障重之辈,需要通过如理的闻慧去除习气、明了法义而后渐步地通过修行去除烦恼、趋入圣道。既已获多闻若不进一步思,则于义理无法贯通,贯通义理后才能实修亲证,修学佛法若不经此三步骤,终究是难以入佛道。文殊菩萨言:“若人得闻一句之法,即解其中千万亿义,百千万劫敷演解说,智慧辩才不可穷尽。”[[125]]由此可见闻慧的价值,闻慧是慧学的一个重要起点,若无闻思慧的成就,又何得修慧的完成。
  《楞严经》中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126]]由此可见,众生可借由闻法而悟道。从耳根入手,于耳根闻性中获得清净,乃至入三摩地,此是应机的方便修法。娑婆众生耳根最利,依此而慎重的抉择所修学的法门,以多闻熏习助道修行。如《楞严经》中的二十五圆通法门,由六尘、六根、六识、七大皆可证入圆通,此二十五法门间虽没有优劣之分,却有适应根机之差别。三慧是修道通途、菩提总纲。“耳根圆通”是圆通法门之一,通过闻思修等实践修行而证得。依此入三摩地,渐断无明,成就觉行圆满的究竟佛果。“闻”虽可入浅定,但若没有智慧,亦不得圆通。故若以“闻所成慧”结合“耳根圆通法门”,更有助于破五阴解六结,截断妄心幻境出离三界生死苦海。经言“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127]]此文所指便是“闻慧”。由“闻”于耳根法门一根起修,以听闻法音作为引导,依“事相”开始践行佛法,摄伏妄尘,引显本元自性,令余五根上所耽著的妄尘随之拔除。渐渐修习,由事入理、由闻生慧。“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128]]达耳所闻,依慧之力,不随耳识起分别,不攀缘生灭的声尘,伏灭妄念。若仅闻无慧,易成外道邪见,无法了悟佛宣说之如来藏法,亦难证入诸佛智慧妙觉本体,如来藏性不得彰显。将“闻所成慧”与“耳根圆通”结合修行,依此闻慧进而“闻所闻尽,尽闻不住”[[129]],以“思慧”之力,令心安住于能闻的闻性中,专注于修法。二慧之后,“修慧”念念不离闻思,以“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130]]达到能所皆合妙空。若只偏重于闻慧,轻忽思慧及修定,所得易成狂慧及邪思。三慧并修才能圆满“耳根圆通”,由一根起修达于六根互用。此便是“闻所成慧”于修行实践上的助道之用。
  厌三界无常、怖四怨多苦方才持信出家。为希求正法而舍离五欲及名利,为解脱生死得菩提大道而修行,才是我们发心出家的初衷。若于漫漫修道路上,因诱惑、磨难甚至考验,从而心志不寂、退失道心;或贪欲乐不自检勅,遭人诽谤诟病,属实有损道心及戒行。依此,我们不得不反思。沉沦六道,来来往往。若迷于琐碎、浑浑噩噩,或忙于活计、朝九晚五,又或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未曾留有片刻为解脱生死努力,何时方为出期?佛法不是一昧的标新立异,古德修行多重实修,今人多重理论,大多仅浅浮于文义表层并未深入,故不见实效,于道难成。对于学与修的关系模糊及不重视,或信仰淡化、道心不坚,或缺乏修行、戒律松弛。人格是养成僧格的基础,戒法亦是僧格的根本。信仰要融于学修,修行不脱离实践。若僧团的学德及素质的下降,则有碍道风。不提升僧格又如何能弘法利生、绍隆佛种。以勤修三学、圆满三慧、息灭三毒、净化三业而养成僧格,谈此种种,皆体现“闻所成慧”对于实践的助道意义。修行路远,修法繁多,如“三十七道品”等皆是涅槃道路的助道资粮,如法行持则能资助果德。闻慧如薪,能令修行火燃,加之思慧、修慧,令智慧之火猛烧诸烦恼,令善根成熟,照见四圣谛。阿赖耶识摄持万法种子,“闻所成慧”是践行正法的助道之行。以闻慧助道,明晰修学体系,将法之新熏种子藏于藏识中,后更遇缘,由浅入深从低至高,渐步而上不出偏差,由自种子再生现行,自现行再熏种子,以“闻所成慧”助道而行,由三慧断诸烦恼成就善根,次第渐修,直至解脱。若于“闻所成慧”真正获益,便不会只满足于由闻所得之慧,定会向思修进发,如理修行,以三慧为践行佛法的助道之缘,最终趣向出世之无分别慧,求得解脱。
 

结  语

  纵使时代变迁,历史的光辉虽然斑驳却依旧闪烁。翻阅经论,震撼其博大精深的同时,亦深感己学寡陋浅薄。为免于文义深广的浩繁经典不得其门而入,或偏离正道于修无益,又或盲随邪师于道邪堕……这是撰写本篇论文的初衷,亦是学习探讨“闻所成慧”的意义所在。佛法浩如烟海,笔者阅藏不足、学识不达,对经论及诸多学术思想、学派等观点之间的联系和比较研究上,尚未能自如。本篇论文仅从“闻所成慧”名义、基本内涵、安立、学修次第及其在修行中的实践和意义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钝根众生常因法理深奥而生怯退之心。修学佛法需要循序渐进,若能循依次第由多闻亲近善士而树立正信正见,依各自不同之根机依理修持,便能通过渐次引导而逐步契入佛理。修行阶段中的胜解、加行,到最后的正觉,皆与慧的指导和推进分不开。“闻所成慧”之慧是由初期的慧根、慧力指向最终圣者所证的无分别慧。闻正法是引导众生修行的开端,由培植福慧而净化认知。“闻熏习”作为修行之始,依正闻熏习辅“闻所成慧”于法如实生起信解,依其断除惑、业、苦之力量,令善法辗转增上。以经典为凭依,于文教听闻、受持,由思惟文义而释疑解惑,从广博的法义当中生起慧解。依着进趣佛法的次第,经善意识无间发生闻慧正见,规范正行舍弃非法,离一切妄想戏论。依于三慧摄心观察,防守正闻思修瑜伽作用,增进圆满修行。合理的分析思惟所获法义,依止正智,令所闻习弃除世俗妄识,无倒解了的如实信解深妙正法。引摄自心审正观察法理,了知诸法实相。依修行之力断惑证真破除虚妄,知缘起无自性,明心外无境、万法唯识。因不识境界真妄,故而沉沦流转;因未正解教法理义,故而深感解脱遥不可及;因不明修习次第,故而于修道却步不前。“闻所成慧”不舍所依,依止于文;“思所成慧”或舍或执,亦依于文;“修所成慧”不待所依,或依或不依文。故而依“闻所成慧”于资粮道修集福智助道资粮后,亦应勇猛不退,依思修所成之慧加行进修,才能进而圆满慧学。若能善通达修持之理,以“闻所成慧”为修行之入手处,于生活及实修中运用此理,依经论所云思择观照,令所闻所习受持于心。随顺所悟,数数修习,才能离解脱道更进一步。于道渐修断除诸障,方可决断疑念,如实体见真理,住无上正等菩提。
  佛理深妙,仅多闻不能名慧。单凭闻慧无法通达,三慧并行,次第正信、正解、正修,才能更好地将修行方法呈显。闻思修三慧间不是割离独行,但因主题及文章篇幅所限,又因笔者学识不足又缺乏实修,故而于写作上主要都是依文解义,虽大致阐述了“闻所成慧”的内涵,但于实际修行之时,遇境之抉择等还未能详细论述,仅依此篇论文为修学起点,于今后的修行实践中明晰次第,于所闻习有合理的观察、推理和判断,有助于日常学修的应用,依理起行、学修并重。将所学的法义落到实处,以慧力拣择,由闻思而起行,令法理融于实修,通过修学实践,于正法不起颠倒、于修道有门径可入、于修行有次第可依,以利他为目标,期得趣向菩提,成就自他解脱。

参考文献

一、经论原典

[1] (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大正藏》第4册。
[2] (吴)维祇难等译:《法句经》,《大正藏》第4册。
[3] (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第10册。
[4] (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大正藏》第15册。
[5] (唐)玄奘译:《解深密经》,《大正藏》第16册。
[6] 失译:《三慧经》,《大正藏》第17册。
[7] (唐)般剌蜜帝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大正藏》第19册。
[8]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册。
[9] (唐)玄奘译:《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大正藏》第26册。
[10] (唐)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大正藏》第27册。
[11] (唐)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大正藏》第29册。
[12] (唐)玄奘译:《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大正藏》第29册。
[13]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大正藏》第30册。
[14]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释》,《大正藏》第30册。
[15] (陈)真谛译:《摄大乘论》,《大正藏》第31册。
[16] (陈)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大正藏》第31册。
[17] (唐)玄奘译:《摄大乘论释》,《大正藏》第31册。
[18] (唐)玄奘译:《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大正藏》第31册。
[19] (唐)玄奘造:《成唯识论》,《大正藏》第31册。
[20] (唐)窥基撰:《金刚般若经赞述》,《大正藏》第33册。
[21] (唐)光述:《俱舍论记》,《大正藏》第41册。
[22] (唐)释遁伦撰:《瑜伽论记》,《大正藏》第42册。
[23] (唐)窥基撰:《瑜伽师地论略纂》,《大正藏》第43册。
[24] (唐)窥基撰:《成唯识论述记》,《大正藏》第43册。
[25] (唐)窥基撰:《大乘法苑义林章》,《大正藏》第45册。
[26] (宋)延寿禅师:《宗镜录》,《大正藏》第48册。
[27] (唐)法成撰:《瑜伽师地论分门记》,《大正藏》第85册
[28] (唐)圆测撰:《解深密经疏》,《卍新续藏》第21册。
[29] (唐)栖复集:《法华经玄赞要集》,《卍新续藏》第34册。
[30] (明)通容集:《五灯严统》,《卍新续藏》第80册
[31] (唐)澄净述:《瑜伽师地论义演》,《金藏》第121册。

二、学术著作

[1] 欧阳竟无:《瑜伽师地论叙》,金陵刻经处,1917年。
[2] 加藤精神:《瑜伽师地论解题》,日本:大东出版社,1930年。
[3] 吕瀓:《吕瀓佛学论著全集》,齐鲁书社,1991年。
[4] 王梅林:《瑜伽师地论解题》,台湾:佛光书局,1998年。
[5] 李远杰编辑:《王恩洋先生论著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6] 释太虚:《大乘法苑义林唯识章讲录》,收录于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2006年出版。
[7] 释正刚:《唯识学讲义》,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8] 杨维中:《唯识无境——佛教唯识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9] 罗时宪:《解深密经圆测疏节要》,香港:佛教法相学会,2006年。
[10] 林崇安编辑:《瑜伽师地论·本地分〈闻所成等地并科判〉》,台湾:中坜市内观教育基金会(佛法教学系列:C4),2008年。
[11] 林崇安编辑:《瑜伽师地论·摄决择分〈“闻所成慧”等地决择并科判〉》,台湾:中坜市内观教育基金会(佛法教学系列:E4),2008年。
[12] 欧阳竟无:《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 周贵华:《唯识通论——瑜伽行学义诠》,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
[14] 王志远主编:《太虚大师文汇》,华夏出版社,2012年。
[15] 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北京华藏图书馆,2012年。
[16] 释演培:《解深密经语体释》,福建新闻出版局,2015年。
[17] (日)宇井伯寿著,慧观、周丽玫译:《瑜伽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年。
[18] 释演觉:《解深密经编注》,宗教文化出版社,2018年。
[19] 印顺法师:《学佛三要》,《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2009年。
[20] 释续明:《学佛通论》,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2013年。
[21] 强梵畅编著:《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表解》(一-三合刊),台湾:台北市大乘基金会,2017年。

三、学位论文

[22] 袁经文:《〈摄大乘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5年。
[23] 金刚:《〈瑜伽师地论〉思想的目的论特征》,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24] 阮登方:《佛教戒定慧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1年。
[25] 陈娟珠:《转识熏习教育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1997年。
[26] 张赞:《〈摄大乘论〉唯识思想初探》,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7] (越南)杜国伟:《“四预流支”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8] 杨秀源:《唯识学之修行次第的研究——以〈成唯识论〉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南华大学宗教学研究所,2013年。
[29] 刘其寿:《〈解脱道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13年。
[30] 蔡学皇:《唯识学中〈闻熏习〉的探讨》,硕士学位论文,国立中山大学哲学研究所,2017年。
[31] 田继伟:《早期佛教智慧思想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

四、期刊论文

[32] 褚柏思:《佛学三慧》,《内明》第43期,1975年。
[33] 净意:《闻思修与成佛》,《闽南佛学院学报》,1989年。
[34] 冉云华:《佛教中的“多闻”概念——佛学与学佛问题的展开》,《中华佛学学报》第5期(p31-48),1992年。
[35] 蔡惠明:《〈杂阿含经〉论增上慧学》,《内明》第276期,1995年。
[36] 郭翠兰:《〈摄大乘论〉“种子起因说”之探究》,《中华佛学研究》第1期(P47-82),1997年。
[37] 郭翠兰:《〈摄大乘论〉“闻熏习”与“如来藏说”关系之研究》,《佛教青年论文集》(p140-157),1998年。
[38] 释祖莲:《略探“闻所成慧”在修道中的意义——以〈大毗婆沙论〉〈俱舍论〉〈顺正理论〉为主》,《第十一届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2000年。
[39] 慧开:《佛教教学对现代教育的启悟之探索》,《普门学报》第3期,2001年。
[40] 魏德东:《论唯识学的修行次第与内容——一个时代主题的回应》,《两岸禅学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41] 释道一:《“修所成慧”依定而生之探讨——以〈大毗婆沙论〉及〈清净道论〉为主》,《福严佛学院第九届学生论文集》上册,2002年。
[42] 吴汝钧:《〈摄大乘论〉中阿赖耶识思想之研究》,《正观》第38期,2006年。
[43] 陈一标:《唯识学行相之研究》,《正观》第43期,2007年。
[44] 吴汝钧:《〈瑜伽师地论〉中阿赖耶识说》,《正观》第58期,2011年。
[45] 林崇安:《从闻思正法到证果的完整学佛过程》,《内观》第82期,2012年。
[46] 王雷泉:《菩萨行当从五明中求》,《中华读书报》第996期,第008版,2014年。

五、工具类

[47] 朱芾煌编:《法相词典》,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48] 释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佛光出版社,1989年版。
[49] 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天华出版社,1992年版。
[50] 电子佛典CBETA网页版:http://cbetaonline.cn
[51] 中华佛典宝库FoReader2:http://www.fodian.net
[52] 《瑜伽师地论》资料库:http://ybh.dila.edu.tw/aboutYBh.

 

 


[[1]] (陈)真谛译:《摄大乘论》卷1,《大正藏》第31册,第117页上。
[[2]] (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21,《大正藏》第4册,第721页中。
[[3]]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14,《大正藏》第30册,第354页中。
[[4]] 欧阳竟无:《瑜伽师地论叙》,金陵刻经处,1917年。
[[5]] 王志远主编:《太虚大师文汇》,华夏出版社,2012年。
[[6]] 释太虚:《大乘法苑义林唯识章讲录》,收录于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2006年出版。
[[7]] 释续明:《学佛通论》,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2013年。
[[8]] 释演培:《解深密经语体释》,福建新闻出版局,2015年。
[[9]] 释演觉:《解深密经编注》,宗教文化出版社,2018年。
[[10]] (日)宇井伯寿著,慧观、周丽玫译:《瑜伽论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年。
[[11]] 释祖莲:《略探“闻所成慧”在修道中的意义——以〈大毗婆沙论〉〈俱舍论〉〈顺正理论〉为主》,《第十一届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2000年。
[[12]] 释道一:《“修所成慧”依定而生之探讨——以〈大毗婆沙论〉及〈清净道论〉为主》,《福严佛学院第九届学生论文集》上册,2002年。
[[13]] 慧开:《佛教教学对现代教育的启悟之探索》,《普门学报》第3期,2001年。
[[14]] 杨秀源:《唯识学之修行次第的研究——以〈成唯识论〉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南华大学宗教学研究所,2013年。
[[15]] (越南)杜国伟:《“四预流支”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6]] 蔡学皇:《唯识学中〈闻熏习〉的探讨》,硕士学位论文,国立中山大学哲学研究所,2017年。
[[17]] 冉云华:《佛教中的“多闻”概念——佛学与学佛问题的展开》,《中华佛学学报》第5期 ,第33页。
[[18]]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19,《大正藏》第30册,第382页上。
[[19]] (吴)维祇难等译:《法句经》卷1,《大正藏》第4册,第560页上。
[[20]] (西晋)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卷20,《大正藏》第8册,第146页下。
[[21]] (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7,《大正藏》第8册,第418页下。
[[22]]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25,《大正藏》第30册,第422页下。
[[23]] (唐)窥基撰:《金刚般若经赞述》卷1,《大正藏》第33册,第134页上。
[[24]] (唐)玄奘造:《成唯识论》卷5,《大正藏》第31册,第28页下。
[[25]]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83,《大正藏》第30册,第761页中。
[[26]]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83,《大正藏》第30册,第761页中。
[[27]]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5,《大正藏》第25册,第101页中。
[[28]] (明)通容集:《五灯严统》卷15,《卍新续藏》第81册,第111页上。
[[29]] 释祖莲:《略探“闻所成慧”在修道中的意义——以<大毗婆沙论>、<俱舍论>、<顺正理论为主>》,《第十一届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2000年。
[[30]] 世亲菩萨造,金刚仙论师释,菩提流支译:《金刚仙论》卷6,《大正藏》第25册,第843页下。
[[31]]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14,《大正藏》第30册,第354页中。
[[32]] (唐)玄奘译:《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87,《大正藏》第27册,第937页下。
[[33]]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12,《大正藏》第30册,第340页上。
[[34]]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77,《大正藏》第30册,第726页中。
[[35]] (唐)玄奘译:《阿毗达磨俱舍论》卷22,《大正藏》第29册,第116页下。
[[36]]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12,《大正藏》第30册,第335页上。
[[37]]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25,《大正藏》第30册,第419页上。
[[38]]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15,《大正藏》第30册,第355页上。
[[39]]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95,《大正藏》第30册,第845页上。
[[40]] (元魏)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63,《大正藏》第17册,第377页上。
[[41]] 失译:《三慧经》,《大正藏》第17册,第701页下。
[[42]]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13,《大正藏》第30册,第345页上。
[[43]]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38,《大正藏》第30册,第503页上。
[[44]] 名身者,谓共知增语(共十二种):假立名、实事名、同类相应名、异类相应名、随德名、假说名、同所了名、非同所了名、显名、不显名、略名、广名。
[[45]] 释祖莲:《略探“闻所成慧”在修道中的意义——以<大毗婆沙论>、<俱舍论>、<顺正理论为主>》,《第十一届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2000年。
[[46]]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12,《大正藏》第30册,第340页上。
[[47]]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33,《大正藏》第25册,第307页上。
[[48]]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96,《大正藏》第25册,第731页中。
[[49]] (唐)澄净述:《瑜伽师地论义演》卷1,《金藏》第121册,第186页上。
[[50]]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20,《大正藏》第30册,第389页上。
[[51]]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20,《大正藏》第30册,第389页下。
[[52]]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66,《大正藏》第30册,第664页上。
[[53]]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68,《大正藏》第30册,第674页下。
[[54]] (唐)玄奘造:《成唯识论》卷6,《大正藏》第31册,第29页中。
[[55]]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29,《大正藏》第30册,第446页中。
[[56]] (陈)真谛译:《摄大乘论》卷1,《大正藏》第31册,第117页上。
[[57]] (唐)窥基撰:《金刚般若经赞述》卷2,《大正藏》第33册,第149页中。
[[58]] (唐)玄奘造:《成唯识论》卷9,《大正藏》第31册,第48页中。
[[59]] (唐)玄奘译:《摄大乘论释》卷3,《大正藏》第31册,第333页下。
[[60]] (唐)玄奘译:《摄大乘论释》卷3,《大正藏》第31册,第334页上。
[[61]] (唐)玄奘译:《摄大乘论释》卷3,《大正藏》第31册,第334页上。
[[62]] (唐)窥基撰:《成唯识论述记》卷2,《大正藏》第43册,第303页下。
[[63]]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20,《大正藏》第30册,第389页中。
[[64]]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20,《大正藏》第30册,第389页中。
[[65]]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44,《大正藏》第30册,第534页下。
[[66]]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20,《大正藏》第30册,第389页中。
[[67]]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86,《大正藏》第30册,第780页中。
[[68]]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20,《大正藏》第30册,第389页中。
[[69]] (元魏)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63,《大正藏》第17册,第377页上。
[[70]]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25,《大正藏》第30册,第417页上。
[[71]]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25,《大正藏》第30册,第417页中。
[[72]] (元魏)般若流支译:《奋迅王问经》卷2,《大正藏》第13册,第944页上。
[[73]]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44,《大正藏》第30册,第535页中。
[[74]] (唐)玄奘译:《摄大乘论释》卷6,《大正藏》第31册,第349页中。
[[75]] (隋)笈多共行矩等译:《摄大乘论释论》卷6,《大正藏》第31册,第294页下。
[[76]] (陈)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卷7,《大正藏》第31册,第199页上。
[[77]]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38,《大正藏》第30册,第503页下。
[[78]] (唐)玄奘译:《摄大乘论本》卷1,《大正藏》第31册,第134页上。
[[79]] (陈)真谛译:《摄大乘论》卷1,《大正藏》第31册,第114页中。
[[80]] (后魏·)佛陀扇多译:《摄大乘论》卷1,《大正藏》第31册,第98页上。
[[81]] (唐)释遁伦撰:《瑜伽论记》卷11,《大正藏》第42册,第554页上。
[[82]] (唐)释遁伦撰:《瑜伽论记》卷11,《大正藏》第42册,第554页上。
[[83]]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释》,《大正藏》第30册,第883页下~884页上。
[[84]] 五重唯识观︰遣虚存实识,舍滥留纯识,摄末归本识,隐劣显胜识,遣相证性识。
[[85]]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25,《大正藏》第30册,第417页上。
[[86]] 十相:谓善说者说故;显了文句说故;尽其所有如其所有义说故;安乐方便加行说故;离众苦说故。如是五种,复有五种:谓不求过失而听法故;但求涅槃而听法故;善听法故;谛听法故;于依名、句、文身义,审谛观察而听法故。
[[87]]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11,《大正藏》第25册,第142页中。
[[88]] (唐)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卷98,《大正藏》第11册,第548页上。
[[89]] (唐)善无畏共一行译:《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1,《大正藏》第18册,第4页下。
[[90]] (唐)圆测撰:《解深密经疏》卷5,《卍新续藏》第21册,第276页。
[[91]] (唐)窥基撰:《大乘法苑义林章》卷6:“由此三慧于此大乘修诸法行获最大果。一最胜故,二无尽故。”《大正藏》第45册,第354页中。
[[92]] 十地,地地各有入、住、出之三心。
[[93]] 十重障者:十重障者。一、异生性障,二、邪行障,三、闇钝障,四、微细烦恼现行障,五、于下乘般涅槃障,六、粗相现行障。七、细相现行障,八、无相中作加行障,九、利他中不欲行障,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
[[94]]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29,《大正藏》第30册,第446页中。
[[95]] (唐)玄奘译:《解深密经》卷4,《大正藏》第16册,第705页上。
[[96]]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22,《大正藏》第30册,第402页上。
[[97]]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76,《大正藏》第30册,第722页下。
[[98]]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卷58,《大正藏》第1册,第788页上。
[[99]]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3,《大正藏》第2册,第558页上。
[[100]] (唐)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7,《大正藏》第27册,第34页下。
[[101]]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76,《大正藏》第30册,第723页上。
[[102]] (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69,《大正藏》第7册,第940页上。
[[103]] (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67,《大正藏》第7册,第929页下。
[[104]]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76,《大正藏》第30册,第723页上。
[[105]] (唐)玄奘译:《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6〈2 法品〉,《大正藏》第31册,第686页下。
[[106]] (明)一如等编,丁福保重校:《三藏法数》卷5,《大藏经补编》第22册,第187页中。
[[107]] (唐)般剌蜜帝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6,《大正藏》第19册,第131页下。
[[108]]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28,《大正藏》第30册,第436页上。
[[109]]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16,《大正藏》第30册,第366页上。
[[110]]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释》:《大正藏》第30册,第884页中。
[[111]] (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9,《大正藏》第4册,第656页下。
[[112]] (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地持经》卷8,《大正藏》第30册,第938页中。
[[113]] (唐)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105,《大正藏》第27册,第545页上。
[[114]] (唐)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7,《大正藏》第29册,第141页中。
[[115]]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3,《大正藏》第9册,第20页中。
[[116]] (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8,《大正藏》第10册,第307页中。
[[117]]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57,《大正藏》第30册,第615页下。
[[118]] (唐)释遁伦撰:《瑜伽论记》卷7,《大正藏》第42册,第462页上。
[[119]]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92,《大正藏》第30册,第823页上。
[[120]]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22,《大正藏》第30册,第405页上。
[[121]] (姚秦)鸠摩罗什译:《中论》卷1,《大正藏》第30册,第2页中。
[[122]] (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6〈5 放逸品〉,《大正藏》第4册,第643页下。
[[123]] (明)智旭著:《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6,《嘉兴藏》第36册,第369页中。
[[124]] (宋)延寿禅师:《宗镜录》卷15,《大正藏》第48册,第496页下。
[[125]] (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2,《大正藏》第15册,第641页下。
[[126]] (唐)般剌蜜帝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6,《大正藏》第19册,第130页下。
[[127]] (唐)般剌蜜帝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6,《大正藏》第19册,第128页中。
[[128]] (唐)般剌蜜帝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6,《大正藏》第19册,第131页上。
[[129]] (唐)般剌蜜帝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6,《大正藏》第19册,第128页中。
[[130]] (唐)般剌蜜帝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6,《大正藏》第19册,第128页中。

编辑:刘博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陕西省佛教协会”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陕西省佛教协会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陕西省佛教协会”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陕西省佛教协会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扫二微码